凉山州会理市:三举措抓实村级后备力量 培育储备
更新时间:2024-08-07 浏览量:
会理市坚持把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作为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保障,多向发力建立村级后备力量选拔培养长效机制,为乡村人才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精心选,建好“蓄水池”。一是全面摸排找。开展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5+N”联乡市领导带队,联合乡镇(街道)相关工作人员组建工作组20个,深入165个村(社区)摸排调查,填写《摸排研判情况表》,分析研判各村实际,逐村建立岗位需求清单和人才供给清单。二是深入一线谈。乡镇(街道)党(工)委成立考察组,对后备力量初步人选开展考察,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座谈、走访入户等方式了解其政治素质、群众口碑、致富代富能力等情况。市级包乡党员领导逐一进行谈心谈话,深入了解职业规划、个人特长及回乡任职意愿等,确保选得出,留得住。三是多种渠道选。大力实施“四个一批”计划,着眼选拔“双好四强”型优秀人才,围绕结构合理、人岗相适、数量充足等要求,从优秀青年党员、返乡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等群体中物色人选,根据原有储备、摸排发现、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考察、市级部门联审等方式按照每个村(社区)2名左右足额储备,建立后备力量人才库。
重点育,搭好“成长梯”。一是集中培训打基础。将后备力量教育培训纳入村干部年度教育培训整体规划,聚焦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开展“点单式”培训,着力提高履职基础素养,近2年组织126名后备力量参加市级培训。动员鼓励后备力量积极参加学历提升,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二是导师帮带促成长。强化结对帮带,建立“1+N”帮带机制,形成市级联系单位干部、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在职村(社区)干部等与后备力量结对帮扶机制,通过教思路、传方法、授经验等方式务实开展帮带工作,系统推进后备力量能力素质“扩容升级”。三是一线历练提能力。采取压担子、交任务、夯责任等,把后备干部放到集体经济发展、信访维稳、防火防汛等一线锻炼,组织后备力量列席村“两委”班子会议,参与村(社区)事务管理和日常工作,接受“岗前”实训。
严格管,扎紧“篱笆墙”。一是坚持纪实管理。建立“清单+积分”管理机制,制定“每月述评+季度考评+半年履职评估+年终述职评议”管理模式,为后备力量精准“画像建档”,构建履职备案、考核评估、结果运用全链条体系。二是坚持备用结合。实施“递进式”培养,坚持“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结合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及时选拔培养成熟的后备力量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组干部。三是坚持动态调整。建立常态化跟踪培养机制,乡镇(街道)党(工)委定期分析队伍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成效不明显、党员群众不满意的,责成村(社区)党组织予以及时调整补充,不断增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生机活力。
上一篇:江油市四“聚焦”扎实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
下一篇:汶川县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 积极培育引智聚才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