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宁南“三记重拳”推动小县城办好大教育
更新时间:2024-05-16 浏览量:
近年来,凉山州宁南县始终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全县健康发展的关键点,以做好“组织体系、教学传承、服务保障”为有效抓手,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攻坚,加大资源投入,优化学校布局调整,奋力推动抓党建促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注重在“组织体系”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的核心作用。一是优化完善组织建设。县委教育工委牵头厘清26个学校党组织隶属关系,全面完成1个学校党委、3个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分设,指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事项清单。配齐配强22个学校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全县中小学校“两个覆盖”均实现100%。二是构建完善党建联建。实行县领导定点联系学校、县委教育工委委员帮带学校党组织建设制度,着力破解学校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边缘化等问题。大力实施结对共建,城乡学校党组织共建成帮扶对子24个、组建城乡教育联合体8个,有效推进党建工作互助、教育资源共享。三是抓实党建群团共建。大力实施“党建+育人”特色项目,以党建带团建、关建、少先队建设为重点,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压紧压实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通过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开展思政专题讲座、专题教育等活动130余场次。
注重在“教学传承”上做文章,不断提升教师德育能力。一是强化“名师队伍”培养。大力推进教研训一体化,共计完成国家和省州县线下集中培训90个项目2143人次。先后培育国家级优秀教师1名,省级特级教师4名,省级教育名师1名,省级名班主任1名,省级优秀教师4名,州级优秀教师24名。二是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把党支部建在年级组,党小组建在教研组,抓党建引领教研教改,设置党员先锋示范岗40余个,着力培养党员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成为标杆榜样,示范带动教学提质,让党员始终挺在教研教改一线、教学示范一线。三是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指导四川省第二届杰出人才杨成方老师创办“工作室”,“点单式”培育34名紧缺专业优秀教师。不断深化教师“县管校聘”制度改革、岗编适度分离、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带动作用,今年组织7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支教交流。
注重在“服务保障”上求突破,确保教育工作争创佳绩。一是深化改革创新。创新实施“学前启蒙、小学筑基、初中搭梯、高中聚核”的系统教育互动工程,现已成功创建四川省二级示范普通高中1所,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2所,四川省示范性幼儿园4所。去年全县高考成绩再创佳绩,一本硬上线247人、上线率20.2%,硬上省本科线865人,上线率70.6%。二是实施关爱行动。以学校党组织为依托,开展“红色筑梦”行动,为100余名困难家庭学生捐款捐物,为特殊困难学生送教上门300余次,发动党员教师开展“1对1”帮带,帮助30余名高中生圆梦大学,统筹协调解决834名自主搬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三是强化硬核保障。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每月党建“任务清单”,切实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控辍保学动力,建立党员教师与学生家庭“1对多”沟通机制,全方位掌握学生在家学习情况、思想状态。为解决读高中难的问题,县级融资3.8亿元,新建宁南中学北校区,现已新招录高中新生1527人。(刘相希)
上一篇:阿坝州直机关工委:“三化”模式推进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下一篇:四川会理:构建“党建+”多元化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