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土人才“破土出圈”
更新时间:2024-06-12 浏览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杰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上强调,要坚持招才引智和本土培养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土人才具有一技之长,拥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天然优势,要因地制宜,增强对人才的磁引力,用待遇、用感情、用服务来留人才,也要不断优化乡土人才发展环境、健全乡土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提升乡土人才服务水平,着力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乡土人才队伍。同时,要创新人才使用方式,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借助网络平台,让更多乡土人才向乡村输送智力,让“新农人”变身“兴农人”,让乡土人才“破圈突围”,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挥制度优势,让乡土人才“冒出来”。充分挖掘乡村民间熟悉乡土人情、专业技能成熟、示范引领显著的乡土人才,既要拿出求贤若渴、千金买马的姿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要发挥制度优势,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用好“揭榜挂帅”,打破“四唯”认定方式,让更多人才汇聚起来,不仅能厚植乡土人才的成长环境,更能真正地以实干实绩论英雄,让更多的乡土人才看到乡村的广阔前景,主动挺身而出,让越来越多的乡土优秀人才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充实乡村人才“蓄水池”。
强化教育培训,让乡土人才“壮起来”。乡土人才大多掌握一技之长,或者在某一个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要让乡土人才成为排头兵,就需要强化教育培训,让他们茁壮成长,成为各自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做好乡土人才教育培训,要避免“一锅煮”,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不仅能提升乡土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实效性,更能通过师带徒、老带新、强带弱的方式,分批分类、实地指导,让更多乡土人才快速成长,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用好激励机制,让乡土人才“活起来”。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促进乡村振兴,要让乡土人才保持活力,也要确保人才后劲力量充足,既要用好激励机制,让实干实绩的乡土人才得到奖励、受到重用,也要树立先进典型,讲好优秀乡土人才的奋斗故事,让更多人才看到乡村是广阔的舞台,这里也有光明的前景,以“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的方式,让更多优秀乡土人才汇聚起来,也要强化人才的关怀和服务,让人才感受到一个地方传递的温暖,以人才活水润泽希望田野。(夏朵朵)
上一篇:写好“特色文章”,让更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下一篇:下足“精功夫”,让人才与乡村“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