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精功夫”,让人才与乡村“双向奔赴”
更新时间:2024-06-12 浏览量:
近日,《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一书出版发行,收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与乡村要实现“双向奔赴”,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储备人才上下功夫,在“选育管用”全链条上用心,确保人才力量源源不断,以高质素专业化人才队伍促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精心谋划,因村制宜选人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首先要解决人才力量不足的问题,既要精心谋划,在引人才上下功夫,也要因地制宜,善于挖掘本土人才。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更多乡土人才返乡创业发展,也要因村制宜,坚持“先定村,再定人”的方式,全面吸引人才,让更多人才主动到乡村振兴一线,在广袤田野展现青春风采,书写青春答卷,交出更多惠及农民群众的“高分答卷”。
精准培育,因人制宜育人才。人才要符合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不仅要在选拔任用的过程中更加严格,也要做好跟踪管理,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做好人才培训,不仅要注重政治素养、作风建设、本领能力的培育,更要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更多的新想法、新作为,做出新成绩。因此,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要提前谋划,坚持分类分级进行培训,既因人制宜,也因岗制宜,根据人才的成长需求,定制更适合的培训课程,让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更好地担当作为。
精细管理,因事制宜用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不仅要选好人才,更要管好用好人才,在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中,更充分地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要科学管理人才,既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用人生态,让每一个人才都能科学地认识自己,也要练就识人慧眼,善于在乡村振兴一线来了解人才、发现人才,充分挖掘人才的特长,把他们放在更适合的岗位上,让人才与岗位更契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的新动能。(吴美峰)
上一篇:让乡土人才“破土出圈”
下一篇:涵养“三气”,让年轻干部“壮苗出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