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精致务虚”,不过是对形式主义的“美化”

更新时间:2024-05-25 浏览量:

基层为何负担过重?主要原因当然是形式主义带来许多“精致务虚”——扎扎实实走程序、认认真真走过场,导致基层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打卡”“留痕”任务。上面“千条线”中,相当一部分是“虚线”,把下面的“一根针”压得不堪重负、拖得晕头转向。(5月23日 湖南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形式主义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形式主义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群众的拥护认可。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形式主义本身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个别干部把精力过度耗费在形式主义“精雕细琢”上,为了漂亮的数据指标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为了迅速完成工作任务不切实际层层加码,为了所谓工作亮点打造脱离群众的景观工程等,这些都是脱离群众的典型问题,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的畸形“产物”。
  毋庸置疑,“精致务虚”不过是对形式主义的“美化”,如“文字亮点”“指标美颜”“面子工程”等等。根本上是一些人错位的政绩观,只顾“造势”不“造福”,只忙“作秀”不“做事”,只重“立碑”无“口碑”,让基层被迫“务虚”,担负沉重压力,无暇“务实”,干好民生实事。
  这种“精致务虚”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和资源,还会助长造假者得利、务实者吃亏的歪风,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终失去民心的“里子”。因此,我们须对“精致务虚”说不,引导干部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因此,要不断完善维护正确政绩观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重视来自干部的上级、下级的真实评价以及所服务群众的意见建议,把干部真干假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辨别出来。要优化政绩考核内容指标,既看发展成果,又看发展成本与代价,既注重考核“显绩”,更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把脱离地区发展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列为负面清单,实行“倒扣分”制,防止干部为了一时工作提速出现急功近利、盲目硬干、违规决策的行为。(文君)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为“不胜任干部”被“调下”点赞

下一篇:“民声摊点”,折射干部作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