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以案为鉴,给党员干部上“紧箍”

更新时间:2024-05-17 浏览量:

近年来,贵阳市综保区用“身边案”敲响“警示钟”,不断强化对“一把手”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督促“一把手”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5月16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开展警示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达到入心入脑的效果,就需要用“身边案”警示“身边人”,来一场沉浸式教育,让党员干部在鲜活的案例中,更好地把自己“摆进去”,善于发现自己潜在问题,更及时地完善和提升自我。
  据报道,贵阳市深挖本地警示教育资源,采取用“极少数”警示“关键少数”等方式,组织“一把手”赴省、市党风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开展现场警示教育,让“一把手”在身临其境中“发汗”自省。
  警示教育,是党风廉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提升警示教育契合度,增强警示教育效果?不少单位都在考虑这一问题。其实,聚焦“同级同类”的特点,运用好身边典型案例“活教材”,尤其是组织与违纪违法人员层级相同、岗位类似、工作经历有交集的“前同事”“前下属”旁听庭审,用身边人说身边事,不失为提升警示教育效果的好办法。
  当前,各种新类型问题相互交织,新型贪腐的行为更加隐蔽,拒腐防变的局面更加复杂,身边的“警示钟”直击心灵,眼前的“教科书”令人警醒。通过反面案例,我们当保持“赶考”的清醒,反思他们所犯错误的过程、原因及教训,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坚决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任何时候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言行、守得住清白。
  领导干部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延安时期的民主监督经验证明,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只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制约,才能不被滥用。离开群众的监督,一个好干部也可能犯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要切实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做到领导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让领导干部敬畏手中的权力,不敢滥用权力,否则就会付出沉重代价。
  教训是最好的经验,以案为鉴不仅能让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促进思想升华、灵魂净化,更能通过反面典型促进增强纪律意识,做到用权当戒,形成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文君)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形象工程”毁了形象,“政绩工程”患了政疾

下一篇:谨防无职党员成为无事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