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区工作者更有劲头更有奔头
更新时间:2024-05-19
浏览量: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第一个专门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中央文件,对于壮大城市基层治理骨干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共产党员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要统筹考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工作者是基层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区的直接执行者,也是社区治理和服务的骨干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亟需在制度上予以规范和保障,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既要优中选优,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出来,也要坚持事业为上,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干事舞台,坚持严管与厚爱、激励与约束并重,让社区工作者更有劲头更有奔头,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担当作为,奋力书写群众满意的时代答卷。
明确选配制度,让社区工作者进得优。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让社区工作队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就需要明确社区工作者人员范围,严格把好政治关、入口关,明确选聘条件,强化力量配备,持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同时,要根据岗位实际需要,把社区工作者分派到更适合的岗位上,坚持扬长避短、量体裁衣,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职尽责。
拓展发展空间,让社区工作者留得住。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对于社区工作者而言,他们不仅追求眼前的苟且,也追求“诗和远方”,希望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答卷,这就需要拓宽社区工作者的成长空间,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着力建立健全梯次发展、等级明晰、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研究制定社区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推动职业水平与岗位等级衔接联动,构建符合社区工作者工作特点的职业发展路径。既鼓励各类人才成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一员,也让他们尽展其才、充分 实现自我价值,在各自的岗位上更加出彩,依靠事业留住人。
强化待遇保障,让社区工作者有奔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要让社区工作者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越干越有劲头,越干越有奔头,就需要强化待遇保障,把关心关爱落到实处。要求各地科学设定社区工作者薪酬构成和岗位等级薪酬标准,明确除具有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份的外,原则上由街道(乡镇)与社区工作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住房公积金。保障社区工作者待遇,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更能安心、安身、安业,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多的新动能。(吴美峰)
上一篇:一线淬炼,让选调生成为“优秀生”
下一篇:让一线成为干部成长“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