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合作“金钥匙”,同心聚力促振兴
更新时间:2024-04-22
浏览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2023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看到推进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这五大振兴的具体任务,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更需要找准“突破口”,才能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当前,乡村振兴处于关键时期,要更好地促进乡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就需要创新发展思路,要善于眼睛向外看,坚持跨界融合、跨域融合,不仅能更好地盘活各类资源,也能打造特色品牌,更能增强宣传力、影响力、号召力,让乡村的后劲动力更强,也让党员干部能够携起手来,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鼓励各类乡土人才和广大农民参与其中,以联农、带农、富农的方式,因地制宜用活资源、人才,共同绘就乡村美好未来新图景。
盘活乡土资源,延伸富民产业链。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是其它方面振兴的经济支撑,要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就需要在促进产业发展上下功夫。要发展乡村产业,既要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更需要坚持跨域合作,要跳出乡村看乡村,不仅能让各种特色资源更好地串联起来,也能延伸产业链,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要写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既要体现地方特色,更需要在融合发展、抱团发展上用心,方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提振信心。
统筹乡土人才,保障人才强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打破人才瓶颈,强化智力支撑,就需要在统筹乡土人才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等,搭建“人才库”,对这些扎根在乡土的人才做到心中有本明白账;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在外本土人才的吸引,既强化政策吸引,让更多人才看到家乡的变化和诚意,也强化服务保障,让他们感受到乡村的需要,看到乡村的前景,方能自愿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扮靓乡土风光,凝聚乡村大力量。人心齐,泰山移。促进乡村振兴,要各方面同心协力、共同推进。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要唱好“主角戏”,就需要在扮靓乡土风光上着力,既让人民群众的生活空间更美好,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有更多的获得感,也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好处,方能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为乡村全面振兴添力献智,绘就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阔新画卷。(吴美峰)
上一篇:党员干部要善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
下一篇:让弘扬传统文化与培养干部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