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小节,折射大是大非
更新时间:2024-04-14
浏览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党员干部的违法犯罪无不始于破纪,从收一瓶酒、一条烟、一张卡、一个红包开始,逐渐理想信念缺失、纪法意识淡薄、个人私欲膨胀,导致纪法底线失守,最终小节不守、大节难保。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成员、理事会原副主任杨兴友的贪腐轨迹也印证了这个道理。(4月13日 青海日报)
“杭州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就是因为去捡砖的人多啊,今天你拿一块,明天他拿一块,最后塔就轰然倒掉了。倒下来是顷刻之间的事,但过程是渐进的。”我们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些前车之鉴,就是希望更多党员干部不要以为“一两酒喝不倒红旗,一顿饭吃不垮江山”,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一旦“开关”开始松懈,贪欲这个心魔就会一天天膨胀,最终导致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的全线溃败。
杨兴友认为,过年过节与朋友同事间送点礼、喝杯酒,是重情重义的体现,对亲朋好友、下属、管理服务对象等以拜年、过节为名送来的红包、高档酒等他习以为常。在这样的错误认识支配下,20多年来,杨兴友累计收受他人以拜年、过节、红白喜事等名义赠送的现金、高档酒等折合人民币数百万元。
一些党员干部自以为“一两酒喝不倒红旗,一顿饭吃不垮江山”,可事实证明,倘若小节失守,大节多半难以保住。思想一旦出现“小偏差”,贪欲这个心魔就会一天天膨胀,犹如“温水煮青蛙”一般,将其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全线吞噬,最终铸成无力回天的大错。2023年3月,杨兴友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领导干部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无论何时何地,一言一行都像一面“小镜子”,照映着他们的党性、原则和人格。为此,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严于律己,明确“边界”与“底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持从一言一行中加强修养。
“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贪念毁名节。”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小事小节的重要性,坚持在小事约束自己、在小节上规范自己,以“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来自励,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来自警,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来自省,不为小利所动、不因小事所腐、不被小节所误,坚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文艳)
上一篇:“任职回访”,杜绝干部“一提了之”
下一篇:“码上监督”,更需要马上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