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回访”,杜绝干部“一提了之”
更新时间:2024-04-13 浏览量:
去年以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对新提任科级干部和新调整到关键部门、重要岗位的干部进行“任职回访”,帮助新任职干部尽快进入工作角色、积极履职、担当作为。(4月12日 青海日报)
做好“任职回访”,是打造适应时代要求、经得起风浪考验、求真务实抓落实的新任职干部队伍重要内容。要通过“回访”加强对新任职干部的跟踪管理,既送上组织的暖心关怀,也促进其转变角色、强化担当、端正思想、转变作风。要善于挖掘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用好用活“回访”机制,帮助他们探寻成长路径,更快实现成长进步,为党的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据报道,西宁市大通县将干部调整后的3个月设立为回访期,依据新任职干部的任职单位、职能定位、工作分工等实际情况,通过日常回访、专项回访“双回访”模式,全面检验新任职干部能力素质。
一般来说,新任职干部大都是从学校到机关,然后逐渐走上领导岗位。他们精力充沛,创新意识强,到新岗位敢打敢拼,能有效推进工作,但是他们的经验不足,阅历不丰,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有时还缺少一种谦虚、谦让、严谨的精神和风范。所以,对新任职干部“任职回访”,就要加大年轻干部实践锻炼的力度和加强谦虚谨慎、敢于奉献的作风培养。
“任职回访”,旨在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预警教育共施的原则,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新任职科级领导干部的“四个意识”、思想动态、适应能力、担当本领、履职状况、工作作风、生活纪律和群众评价等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
新提拔的干部,刚刚走向领导岗位,有许多需要熟悉的业务,甚至好多新提拔干部对业务还不甚熟悉。这样对工作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作为组织部门,对新提拔干部要不断的加强有关知识培训,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同时,建立定期回访,定期考核等制度。进一步提振了新任科级干部的干事创业信心,也为科学选人用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君)
上一篇:“村民说事室”,实现干部与群众的良性互动
下一篇:小事小节,折射大是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