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村民说事室”,实现干部与群众的良性互动

更新时间:2024-04-13 浏览量:

“以前遇到邻里纠纷吵得鸡犬不宁,有时还会发生冲突,现在大家有问题、有委屈,来到‘村民说事室’说一说,社区每天安排专人登记调处,事情解决了,老百姓心情就舒坦了。”日前,说起社区建起的“村民说事室”,定远县连江镇江巷社区老党员李清和连说很管用。(4月12日 安徽日报)
  “村民说事室”仿佛一滴水,映射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与群众围坐在一起,促膝谈心,听民情、察民意,集思广益促发展,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据报道,连江镇在基层治理中为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提高服务群众质量,畅通民意收集渠道,探索打造“村民说事室”,让群众“话有地方说、忧有地方诉、理有地方讲、困难有人帮”,村“两委”成员坐班听村民说事,将邻里关系、家庭婚姻、土地财产、生活困难等群众所说事项整理成问题清单,及时讨论调处方案,确保清单问题有效化解。
  要做好基层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而要发现问题,让群众张开嘴巴,就要带着为民的真挚情感,想真正地把群众的工作做好,能实实在在做事情,这样的干部才能让群众敞开心扉,鼓励群众直言问题。同时,要多重模式,以“集中说”“上门说”“灵活说”的方式,让群众能自由地选择说的方式,多渠道了解民情,自然能全面地掌握民需。
  “村民说事室”的设立,实现了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平等、良性互动。通过这个平台,广大群众享有了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为村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了保证,推动了村民自治从法律制度层面向具体操作层面的转化。同时,村民可以消除对邻里的误解,避免对干部的猜忌,将一些邻里之间、干群之间的矛盾、纠纷、小事等及时化解。
  毫无疑问,“村民说事室”成为了乡村党组织促和谐、兴文明的有效创新手段,不仅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巩固了党的基层政治生态,让党的声音更接地气、直面群众,为民意的疏导和科学决策打开通道,为合力办事和效果评估创造条件,夯实了我们党在乡村的特殊地位,最终为乡村的治理和建设奠定了强硬基础,实现了了乡村内生活力的自我修复和循环。(文艳)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政策找人”,彰显党政执政理念的深刻转变

下一篇:“任职回访”,杜绝干部“一提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