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接即办”,写满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
更新时间:2024-04-11 浏览量:
“贵州路35号处雨水井盖脱落翘起,属主干路人行道范围,七彩贝幼儿园门口,十分危险……”近日,广西北海市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指挥平台,收到了网格员上报的信息。平台派单后,市政管理局排水处及时处置、完成维修,消除人员掉落风险。(3月12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物业管理、停车难题、就医困难、安全隐患等等,这些现实生活中许多百姓最常面临的一些难题,或许在有些人看来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没什么大不了,但从群众的角度来看,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解决不好,势必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坚持好“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真正从群众关心的身边事抓起,一件小事一件小事的办妥办好,成为考验一个地方治理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所在。
据报道,为进一步强化网格管理精细化水平,近些年来,北海市深入探索“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方式,建立联治、联办、联评的“即接即办”机制,网格吹哨、快速响应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力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质效。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如何保持对民生诉求的高回应性,满足水涨船高的民生期待,正愈发成为城市精细化治理过程中需要不断破解的现实课题。特别是如何回应好一些成因复杂、利益敏感、积年累月的历史遗留问题,更考验治理者的担当与智慧。事实也生动证明,推行“即接即办”机制,老百姓的诉求能获得倾听与关注,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基层治理也就有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和民心依托。
“即接即办”,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是民生突出问题解决情况重要的标尺。办实事、解民忧,要聚焦解决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建立民生项目清单,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机制,对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及时开题作答、解疑释惑、回应诉求。
毋庸置疑,“即接即办”撬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变革的背后,是一份写满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文君)
上一篇:说“不”管理,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
下一篇:“一线工作法”,为基层减负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