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假”整改必须“真”打击
更新时间:2024-03-18
浏览量:
为巩固提升清廉云南建设以“小”见严纠“四风”“固堤行动”工作成效,集中集成集束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涵养干事创业优良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将2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其中一例,普洱市西盟县文化和旅游局对违规吃喝问题虚假整改、边改边犯问题。(3月15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巡察是党内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落实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对于巡察发现的问题,被巡察单位理应高度重视整改工作,脚踏实地完成各项整改工作。普洱市西盟县文化和旅游局却对巡察整改工作敷衍塞责,对违规吃喝问题虚假整改、边改边犯,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作风不实。
2020年、2021年西盟县审计局审计、县委巡察“回头看”先后3次指出,西盟县文化和旅游局存在公务接待管理不规范、接待无公函、无接待清单问题。县文化和旅游局在3次提交的整改报告中均报告已完成整改。2023年2月县委巡察发现,县文化和旅游局仍未完成巡察、审计反馈公务接待不规范问题整改,并于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新增公务接待不规范费用15.37万元,截至巡察反馈时仍存在公务接待不规范费用共计9.3万元。
违规吃喝虚假整改,也警醒有关方面,巡视、督察等之所以能成为发现问题的利剑,不仅依靠由上及下的检查制度,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一些官员惯于玩弄花招,依靠信息不对称的优势,糊弄上级检查,成功率还不低,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是糊弄不过去的。因此,整改情况要及时对外公布,让社会、媒体、人民群众来共同监督,从而在第一时间戳穿谎言、及早解决问题,让虚假整改行为无处可藏。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吃喝问题绝非小事小节,必须坚决砸掉违规吃喝的“局”,坚决掐掉违规吃喝的“钱”,既要克服“大行不顾细谨”的傲慢,也要严防“无非走个过场”的敷衍,更要消除“法不责众责微”的幻想。任凭不正之风“七十二变”,也要把它们揪出来,有多少就处理多少。只有拧紧螺丝、上紧发条,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久久为功抓好作风,才能不断巩固落实八项规定的成果。
因此,对虚假整改必须真正打击,绝不能让违纪者逍遥法外。此案中,时任西盟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汪华负有主要领导责任。2023年11月,汪华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文君)
上一篇:“初心驿站”,凝聚流动党员先锋力量
下一篇:“自由”用权的官员必将失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