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马尔康市:谋深抓实“三链工程”,助力“嘉绒里”变身“钱袋里”

更新时间:2024-11-07 浏览量:

近年来,阿坝州马尔康市紧抓马尔康市创建国际生态旅游文化名城、乡村振兴抓点示范建设契机,通过健全党建领航链、特色产业链、有机融合链等举措,有序推进壮大集体经济“三链工程”,打造“政企商农融合共治特色街区”,助力城中村“嘉绒里”变身“钱袋里”,不断夯实筑牢乡村振兴经济基础。

健全“党建领航链”,把牢组织建设“方向盘”。统筹考虑自身资源优势、治理优势、区位优势,牵头拟定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规划,实施街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让“晴天一路灰,雨天一地泥”一去不复返。完善“党建+”微网实格治理体系,按照“贴心服务群众、护航村级发展”原则,组建1个网格党支部7个微网格党小组,激活治理“末梢神经”。构建“集体经济村组织+合作社+党员群众”利益联结共同体,划分矛盾化解、志愿服务、产业发展“责任田”,党员带头领办商户服务、隐患排查等任务118项,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

做强“特色产业链”,注入经济增收“源动力”。通过政府引导、村民自愿、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方式,采取“集体+公司”模式,查北村集体以土地、房屋折算入股,企业负责开发运营,村支部联合嘉绒里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引入3个优质产业项目、48家商铺落户“嘉绒里”,带动本地村民就地务工79人,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10万元,群众增收139万元,实现村集体收入和群众个体收入“双提升”。村企联动积极争取承办各类文化、旅游、商业活动,帮助提升名气,提高产业活力,全面丰富日间夜间消费场景,今年,累计吸引各类游客9.8万人,实现经济收入500余万元。

创优“有机融合链”,按下创新发展“加速键”。制定促进三产融合奖补激励办法,落实176万元奖补资金,分层分类对带动本村务工就业、集体经济增收的“嘉绒里”街区奶茶店、酒吧、民宿等进行奖补,全面丰富业态布局。将城中村改造和村级文旅品牌创建有机结合,坚持传统和现代融合发展思路,巧妙抓点布局,成功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于一体的嘉绒民俗文化观光区、特色农旅展示区、梦回嘉绒康养体验区三大特色区,将以往的城中村“嘉绒里”整体打造成马尔康的“宽窄巷子”,走出一条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新道路。

文章来源:马尔康市委组织部 文章作者:邓酒龙

上一篇:凉山州会理市:“三管齐下”着力推动党员队伍建设

下一篇:成都市金堂县制定20条措施 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