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四合镇:把准“三关”硬性要求,锻造“三化”农村干部队伍
更新时间:2024-08-07 浏览量:
近年来,大竹县四合镇坚持把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党建的重点任务来抓,通过把准选拔关口、强化培育关口、严控管理关口,着力打造一支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农村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把准选拔关口,基层队伍门槛标准化。一是全面统筹谋划。四合镇高度重视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制定《四合镇村干部管理办法》,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各村干部履职情况,全面掌握40余名农村干部基本情况。二是严格选用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把综合能力、担当精神、群众基础、道德品行作为重要考察指标,对拟推荐考察的村干部和村级后备人选,一律报纪委监委、公安、财政等部门进行审查,对政治立场不坚定的一票否决,从源头上保证农村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三是拓宽选人渠道。采取“个人自荐+党员群众推荐”的公开选拔方式,优选热爱农业农村工作的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和高校毕业生,先后选拔文化程度较高、年龄较轻、综合素质较强的12名优秀村级后备干部,为进一步优化村级干部队伍奠定了人才基础。 强化培育关口,干部素质能力专业化。一是坚持结对培育。建立后备力量帮带机制,由镇领导班子成员、村“两委”成员对村级后备力量进行“1对1”或“N对1”结对帮扶跟踪培养,带领后备力量参与到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环境整治、防汛抗旱等一线重点工作中实践锻炼,及时掌握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培养提高后备力量政策落实、统筹谋划和沟通协调能力。二是定期教育培训。全方位抓好村干部教育工作,采用县委党校专家宣讲、乡镇业务骨干授课、田间地头现场演示等各类教育形式,重点围绕惠民政策、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培训,每年对全镇村干部完成全覆盖培训1次,截至2024年7月,四合镇共举办村干部专题培训班4期,培训村干部200余人次。三是创新专题活动。着眼口才锻炼和技能提升,创新开展“大练兵·大学习·大讨论”和“擂台比武”活动,将全镇重点任务合理划分,并定期督导工作进度,通过评比交流晒亮点、找痛点,要求排名靠后、工作履职能力差的村干部在全镇大会上作表态发言,不断营造互比互促、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严控管理关口,队伍建设管理规范化。一是实行备案管理。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的原则,建立健全村级干部队伍和后备人才信息库,完善村干部个人履历61份,动态记录其基本信息、工作表现和考核奖励等情况,确保信息有对照、时常有更新。二是强化日常监管。狠抓坐班办公、请假销假、工作纪实三个方面,每季度对各村开展工作督导,多维度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常态化监管村领导班子和干部个人的工作纪律作风,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警示。三是完善考核机制。结合实际制定村干部考核办法,将党组织建设、村集体收入、产业发展等内容纳入年度管理考核,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履职评估,根据工作实绩、群众评议、奖惩情况确定考核等次,通过制度激励、规范考核,督促村干部压实工作责任,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上一篇:汶川县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 积极培育引智聚才良好生态
下一篇:学全会 话教培 聚“党”力 ——渠县县委党校以培养“五好干部”将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