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县:赓续“红色基因”传承 谱写党建兴村华章
更新时间:2023-11-06 浏览量:
近年来,若尔盖县为充分利用好“红色美丽村庄”发展机遇,以打造“五美班佑”为主线,对准 “发展、建设、治理”三大任务,有序构建“12345”阶梯式发展路径,擦亮“红军过草地第一村”金名片。
增强党建底色、统筹规划,“一张蓝图”谋全局。围绕阿坝州“三家园”建设项目,加强村“两委”政治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党建内蕴式介入先行设立基调、沟通民意民智、整合上下资源,形成以党为核、以民为本、有容乃强的建设思路,规划设计公司进而有章有循科学整体规划,编制《班佑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总体规划》,总体规划3万亩,核心规划区域3亩,形成“一厅一核、两廊四景”总体布局。一厅即草原第一村迎客厅,一核即长征红色驿站体验核心,两廊是指长征红色文化研学体验线和乡村振兴发展带,把红色旅游业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支撑点,从村口绕村子直到村中心,设置“红军过草地第一村”地标、班佑驿站、长征体验栈道、红军林、班佑村乡村振兴产业孵化中心、红色文化广场等多个节点,打造“红军魂”——红军长征体验场景、“生态美”——草原休闲体验场景、“藏族情”——藏族文化体验场景、“烟火味”——人民美好生活场景“四景”,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文化体验功能于一体。项目以2022年至2023年为重点建设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以2023年至2024年为巩固提升期,完善文化景观和接待能力,2024年起正式运营。
突出价值构建、夯基固本, “三大产业”抓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以及红色文化特色,坚持在结构上转型,业态上做文章,服务上提质量。一是发展体验式文化旅游业。班佑村坚持把红色资源用好发展好,以“文化资源”为“发展引擎”。结合阿坝州长征干部学院雪山草地分院教学点建设要求,利用上级各项资金2600万元建设长征红色栈道、修建“曙光礼堂”、仿建“大屎馆”、改造红军广场、收集红军物品、整理流落红军故事,通过穿红军衣、吃红军饭、走红军路,体验红军生活、参观红军遗迹,追寻红军遗迹,传承红色基因,让班佑成为川甘青全域旅游必经的“新的长征路”,让红色文化“火”起来,群众钱袋“鼓”起来。二是发展多样化交通服务业。班佑村距离县城不到20公里,国道213线穿境而过,省道445线在此交汇,是成都及周边前往甘肃、青海的主要途经地,年过境客、货车50余万辆,堪称若尔盖“南大门”。天然区位优势让班佑村被纳入“铁公机”立体交通格局规划中(郎川高速、若尔盖通用机场,西成铁路),推动其构建多样化交通服务体系。三是发展现代化草原畜牧业。畜牧业是班佑村的传统产业,全村有天然草场30多万亩,全村2/3以上的村民是牦牛养殖户,存栏牦牛2万余头。班佑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放牧+补饲+圈养”三结合顺势养殖技术,兴建智能化、精细化、信息化“三结合”标准养殖示范牧场,推动改良养殖方式,保障群众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2022年已建成三结合顺势养殖基地27个,牦牛3.5岁就可以出栏,体重可达300公斤以上,缩短一半放牧时间,体重增加25%,净肉率提高5%,销售价提高10%,每头牛提高收益近2000元,让牧民增收看得见、摸得着。村集体通过公用草场、资金、人员等方式入股大型牧场,年分红预计达20余万元。计划引进企业建设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打造智慧牧场,进一步构建草畜平衡和牧民增收“双赢”局面。
上一篇:黑水县:多措并举加强党性教育为流动党员“润心铸魂”
下一篇:普格县:“三步走”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