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九寨沟县:坚持党建领航为乡村振兴插上“红色羽翼”

更新时间:2023-10-11 浏览量:

      今年以来,九寨沟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党建领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筑牢组织堡垒、建强骨干力量、推动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四个维度”上下功夫、出实招,切实让群众感受得到安心、看得到希望、过得上好日子、享得到“红利”,推动组织振兴服务保障乡村全面振兴有形有效。

      筑牢组织堡垒——让群众感的到“安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九寨沟县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抓基层党支部夯实基层基础,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落实体系,真正让基层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成为群众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定心丸”。一是强化政治统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县334个党组织扎实开展“红色荐读”“党员开会了”等系列活动300余场次,深入开展专题学习、集中研讨等“三个一”先学起来活动620余场次,不断提升政治“三力”,16名村党组织书记以坝坝会的形式聊变迁、谈发展,有力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终端见效。二是坚持夯基固本。聚焦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化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今年5月在双河镇张家梁村、保华乡三合村召开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现场会,巩固提升、新增打造17个州级党建示范点,创新两新党建“四大行动”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四心工程”,致力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力。三是严密责任体系。在工作布局上,积极融入全州构建“发展共促、城乡共融、区域共进”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探索构建“一核引领、五带共兴”基层党建战略布局,结合2023年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印制《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统筹考虑、通盘谋划,细化量化工作指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人、时限,每季度全覆盖开展1轮督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建强骨干力量——让群众看的到“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强农村骨干力量是关键。九寨沟县坚持做到力量保障、专业提能、示范引领3个到位,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让群众对党员干部能干事、干成事充满“希望”。一是力量保障到位。严格落实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部门结对联村、乡镇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村干部经常入户走访制度,全县44名县级领导、147个部门联系12个乡镇、100个村,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46支134人,州县乡各级4215名党员干部与16328户群众结对认亲,常态开展矛盾调处、纾忧解困等工作,真正实现县乡村三级力量联动、资源整合。二是专业提能到位。乡村振兴涉及点多、面广,九寨沟县始终把乡村实用性骨干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用好用活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全国选调生实践锻炼基地等平台,举办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题培训12期1500余人次。争取各类干部人才130余名,选派24人赴对口帮扶地跟岗学习,鼓励128名村干部参与“学历提升计划”,持续建强乡村振兴一线骨干力量。三是典型引领到位。先进典型是旗帜、是风向,九寨沟县坚持让先进典型引路,累计选树州县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15名,2023年推荐评选州县“两优一先”164个,创建省级重点帮扶优秀县和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1个、示范村4个,省重点帮扶优秀村2个,州级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9个,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选树典型,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铆足发展后劲——让群众过的上“好日子”
      
乡村振兴的目的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关键是产业。九寨沟县注重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前瞻规划发展特色产业、重点行业,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助推群众增收。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紧扣建设“全国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深入推进农旅、文旅、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培育“6+2”生态农业、“3+1”绿色工业和“1+6”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创建省三星级园区1个、州五星级、四星级园区各1个、县级园区5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7家、州级及以上示范社21家、家庭农场94家,推动农业产业“链条化”全面赋能。二是突出重点扶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产业发展、富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制定出台《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规划》《管理办法》等文件,发放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668万元,累计投入1650余万元重点实施15个中省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12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强村带动14个相对薄弱村,截止2022年底全县100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977万元。三是坚持发展共促。以两新组织、国企领域为重点,突出抓好农业、旅游业、园区等领域党建,深化地企共建,探索以党建联动、文旅互动、经济带动、风险防范协动为抓手载体的“区域党建联建”工作模式,建立42家重点企业“两个覆盖”动态清零基础台账,扎实开展“百企联百村·党建助振兴”行动,今年两新领域新建党组织3个、发展党员2名,推动地企、村企互融互促。
      乡村治理有效——让群众享的到“红利”

      乡村治理的根本是为乡村振兴助力,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农村发展的实际成果。九寨沟县紧紧围绕“一核三治”乡村善治主线,全力抓好问题整治、理顺运行机制、提升治理质效,切实把治理制度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一是抓好问题整治。鲜明大抓基层导向,全力抓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组织建设清查、农村党建问题摸底排查等问题整治工作,收集梳理农村、机关、两新等领域问题96个,分类归纳建立问题整治管理《台账》,逐一从根源上解决制约农村发展治理的根本性问题。二是理顺运行机制。坚持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大力推进群众法治、德治、自治建设,扎实开展乡村班子届中分析研判工作,分类建立发展需求、后备干部等8本台账,发现并解决干部结构不优、制度不全等问题,完善122个乡村党组织运行规则和县乡村“三级监督”责任体系等机制,推动乡村班子运行更加高效。黑河镇七里村、白河乡太平村制定的《村规民约》获评全州优秀村规民约。三是提升治理质效。持续巩固省州县“4+2+12”基层治理试点示范成果,配套制定《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小区治理》等实施方案7个,分类抓好乡村、城市、3个重点领域基层治理工作,探索形成团结松柏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五微”治理和“1133”后续治理工作模式,创新川甘边界地“五联”治理机制,形成一批社区“邻里会客厅”、小区“爱邻”等“微治理”典型案例,漳扎镇中查村、黑河镇七里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供稿单位:九寨沟县委组织部)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马尔康市:“三步走”模式推动基层党建工作 落地见效

下一篇:马尔康市:注重“三个环节”锻造过硬干部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