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以抗战精神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更新时间:2025-09-18 浏览量: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八十年前,无数中华儿女以爱国情怀为魂、民族气节为骨、英雄气概为刃、必胜信念为盾,赢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如今,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抗战精神是必胜法宝,要传承抗战精神,让其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爱国情怀筑牢乡村振兴之基。八十年前,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下,凝聚起救亡图存的磅礴力量;今天,驱动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依然要靠这份深厚的爱国情怀。它驱使着人们将对于国家的挚爱,落脚于对家乡的热忱建设之中。因此,着力激发广大人民的爱国情怀,通过组织参观红色纪念馆、讲述抗战故事等教育活动,激发村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乡土自豪感与归属感。要搭建良好的平台与就业创业环境,将这份情感共鸣转化为返乡创业、扎根基层的实际行动。正如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村村民曾科峰,在曾祖父事迹感召下,退役后毅然返乡创办箱包厂,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带动乡邻就业致富,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匹夫之责”。

以民族气节塑造乡村文明之魂。民族气节,是镌刻在中华民族精神基因里的核心品格,是抗战岁月中中华儿女抵御外侮、宁死不屈的精神脊梁,更是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的灵魂支柱。抗战时期,无数乡村儿女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守护家国;今天,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对道德底线的捍卫和对村庄集体荣誉的维护就是民族气节的生动诠释。要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让历经烽火淬炼的民族气节,成为涵养乡风、凝聚共识的价值纽带。

以英雄气概激发乡村发展之力。“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英雄气概是抗战精神的精髓,也是应对乡村振兴路上艰难险阻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绝非坦途,常面临资金短缺的“拦路虎”、技术匮乏的“绊脚石”和观念固化的“中梗阻”。此时,尤其需要基层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勇于担当,以“敢闯无人区”的勇气发展产业,以“敢啃硬骨头”的决心破解治理难题。更要激励广大村民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使英雄气概从历史书页走向乡土实践,成为攻坚克难的行动指南。

以必胜信念凝聚乡村振兴之势。必胜信念是抗战精神的力量源泉,也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保障。在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始终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不断克服艰苦条件,最终取得了胜利。今天,这份信念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同样重要。应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力度,同时也需加强宣传示范,让乡村发展的美好前景呈现在村民的眼前。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养殖等,让村民早日尝到发展甜头,从而坚定乡村振兴信心。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体村民同心同德,秉持必胜信念,就一定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抗战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高擎这支精神火炬,以爱国情怀筑牢基础,以民族气节塑造灵魂,以英雄气概激发力量,以必胜信念凝聚大势,必将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乡村振兴胜利篇章。(作者:萧炎)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发布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足“绣花功”:精准考察激活干部队伍活力

下一篇:以精准考核为钥,启党员干部干事热情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