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新时代“礁石”干部
更新时间:2025-08-29
浏览量:
艾青笔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正仿佛为当代年轻干部的成长路径写下生动的注脚。那立于潮头、任浪冲刷却始终挺拔的“礁石”,如同年轻干部应有的姿态——不做随波逐流的沙砾,不当畏风避浪的浅滩,而以坚韧为骨、正气为魂、初心为根,在时代风浪中站稳脚跟,在基层磨砺中守住本色,于攻坚征程中彰显担当。
争做“礁石”,须有迎浪而上的闯劲,敢向难处破局。浪潮越是汹涌,礁石越能彰显击碎浪花的魄力;任务越是艰巨,干部越要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现实中,一些年轻干部仍陷于“求稳怕错”的思维窠臼,满足于“不出事”,却忘了“干成事”“干出彩”的追求。争做“礁石”的年轻干部,从不把“过得去”当终点——面对基层治理的深水区,他们敢于追问“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面对转型发展的硬骨头,他们能以“久久为功”的坚持持续发力;面对民生关切的痛点堵点,他们更愿秉持“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攻坚到底。这种不畏难、不服输的闯劲,既是“礁石”精神最动人的内核,也是干部成长中最坚实的阶梯。
争做“礁石”,须有立根不移的正气,不被歪风裹挟。礁石之所以经千年浪击而不倾,在于其根深蒂固、立场坚定;年轻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远,必须筑牢原则之基、守住纪律底线。现实中,个别人在“人情社会”“圈子文化”面前逐渐迷失,在政策执行中掺私心、徇情面,最终被“小利小惠”侵蚀初心。而真正的“礁石”式干部,始终以“根不动、心不摇”的定力立身做事,坚持公心办事、公正待人。面对“糖衣炮弹”的诱惑,他们头脑清醒、心有敬畏,不慕虚华、不逐私利,让“立于原则”成为抵御歪风最硬的“铠甲”。
争做“礁石”,须有本色不改的定力,永葆初心底色。潮起潮落会变、浪急浪缓会变,但礁石的坚硬本质从未改变;岗位分工会变、工作环境会变,但年轻干部的初心使命不改改变。当下,部分年轻干部在“职场规则”的打磨中渐渐失了初心:或随大流当“老好人”;或满脑子“快提拔”算计;或怕得罪人,见群众利益受损便沉默“缩脖子”。而争做“礁石”的年轻干部,始终以“本色不变”的定力坚守初心——不跟风追名逐利,沉心练本领、干实事;群众利益受影响时敢“唱反调”“碰硬茬”,不因压力、怕得罪人丢了担当,始终锚定“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
年轻干部争做“礁石”,不是要做冷漠坚硬的“顽石”,而是要做有闯劲、有正气、有定力的“基石”。时代的浪潮奔涌不息,挑战与考验始终相伴。唯有以“礁石”为镜,不断磨砺心性、增强担当,才能在岁月的冲刷中愈发坚韧,既托举起一方事业的稳健发展,更不负人民群众的期待与信任,最终成长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初心的栋梁之材。(作者:唐嘉倪)
上一篇:乡镇干部要学好理论“必修课”答好基层“民生卷”
下一篇:狠刹“扎堆式”调研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