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三力” 铺就年轻干部成长“快车道”
更新时间:2025-08-26
浏览量: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年轻干部成长成才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新时代新征程,为年轻干部搭建广阔成长舞台,引导其锤炼党性、锻造本领、永葆初心,既是紧迫任务,更是长远大计。年轻干部的成长,离不开组织培育,更需自身奋斗,必须在“铸魂”“赋能”“扎根”三个维度同步发力,方能淬炼成钢,堪当大任。
以“理想信念”铸魂,淬炼“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理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年轻干部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一代代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历经挫折不断奋起,归根到底在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年轻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更加严峻。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年轻干部“铸魂”工程。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在回溯历史、观照现实中正本清源,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年轻干部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以“实干担当”赋能,淬炼“舍我其谁挑重担”的硬核实力。“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年轻干部最具活力和创新潜能,但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如果只坐在办公室“纸上谈兵”,能力必然停滞不前。组织部门要敢于为优秀年轻干部搭台子、压担子、铺路子,破除论资排辈等观念,把他们放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去“蹲苗壮骨”。健全“导师帮带”机制,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与年轻干部结对子,传授方法、点拨思路、严管厚爱。年轻干部自身更要焕发“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保持“锲而不舍”的坚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争当“行动派”、“奋斗者”,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以“向下扎根”固本,淬炼“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心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年轻干部只有真正“向下扎根”,才能更好地“向上成长”。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矛盾问题的“聚集地”,更是了解实际、向群众学习的“大课堂”。年轻干部要成长为可靠的接班人,必须上好基层锻炼这堂“必修课”。要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与群众坐一条板凳,听真话、察实情,感知群众“安危冷暖”。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风向标”,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检验工作的“试金石”。组织上应强化重视基层、关心一线的导向,完善年轻干部下沉锻炼长效机制,对踏实干事、群众认可的干部优先使用,形成年轻干部踊跃下沉、服务基层的良好氛围。(作者:唐玉铃)
上一篇:村级后备力量应警惕“备而不优”
下一篇:政务“星露谷化”:在创新中坚守便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