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写好“慎”字篇 永葆作风建设的清醒与坚定

更新时间:2025-08-21 浏览量: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已进入收尾阶段,但“收尾”并不意味着“收场”。越是临近节点,党员干部越需警惕“闯关”心态,克服“厌战”情绪。作风建设是场持久战,考验毅力、锤炼定力,唯有以“行微无怠”的韧劲和“慎始如终”的恒心,才能写好学习教育“慎”字篇,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
      慎始如终,筑牢思想上拒腐的第一道防线“慎始”方能“善终”,思想防线的失守往往始于对“第一次”的松懈。学习教育临近尾声,若滋生“过关”心态,极易让不良风气有机可乘。党员干部必须在“练心态”上持续发力,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从思想根源上消除“松口气”的念头。时刻警醒自励,以违纪违法案例为镜鉴,牢记“初不慎则祸至”的教训,对首次出现的诱惑保持高度警惕,坚决不搞“下不为例”的自我纵容,守住“第一次”的纪律红线。固化学习成果,将教育活动中形成的认识、养成的作风转化为常态自觉,把“学规矩”的成果变成“守规矩”的行动,让严守纪律成为思维习惯和行为本能。
      慎微杜渐,守住行为上防腐的每一个关口“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作风问题常起于细微之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是从一顿饭、一张卡等具体事项入手,为党员干部划定行为边界。党员干部要以“慎微”之功筑牢行为防线。对标制度规范言行,逐条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在公务接待中严守标准、在文件流转中精益求精、在服务群众中热情周到,让每个行为都经得起纪律检验。紧盯小事防微杜渐,摒弃“小节无害”的错误认知,对超标报销、违规收礼等“微违纪”零容忍,发现苗头性问题立即纠正,避免“小管涌”演变为“大塌方”。坚持常态长效治理:把“慎微”融入日常工作,建立个人行为清单,定期检视是否存在偏离原则的细微偏差,以“钉钉子”精神抓长抓常,让作风建设落地生根。
      慎独律己,锤炼无人时防腐的高度自觉“慎独”是党性修养的试金石,考验的是无人监督时的自我约束。学习教育结束后,更需靠内在自觉守住底线,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主动检视反思:每日对照党章党规“三省吾身”,勤掸“思想尘”、常破“心中贼”,在独处时主动查找是否存在放松要求的倾向,及时清除思想“灰尘”。净化社交生活圈,警惕“八小时外”的围猎与诱惑,自觉远离低俗交往,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在私人场合依然保持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强化自律意识,将纪律要求内化为“不逾矩”的本能,在无人监督时更要如履薄冰,做到不放纵、不越轨,让清廉自律成为刻在骨子里的修养。
    “慎”字当头,方能行稳致远。党员干部要以“慎始”立根、“慎微”固本、“慎独”修身,将作风建设的要求融入血脉、化为行动,以过硬的党性修养和优良的作风,为推进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让人民群众在作风建设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作者:余华洋)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发布 文章作者:

上一篇:以制度“硬杠杠”让基层减负“掷地有声”

下一篇:“点绿成金”,变“美丽风景”为“美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