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迎客”功夫在“票外”
更新时间:2025-07-14
浏览量:
又逢暑假,全国各大景区纷纷推出中高考生凭准考证免门票的优惠政策。从杭州西湖、绍兴鲁迅故里等景区永久免费,到多城门票互免等创新举措,打破“门票依赖”的惠民政策已成为文旅市场复苏的强劲引擎。要真正实现“网红”变“长红”、“文旅流量”变“发展增量”,更需要将功夫下在“票外”。
以减换加升级多元服务。从过去传统经营的“门票经济”向“多元聚集经济”转型的新路径,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而且更显著丰富了不同消费能力人群的游玩体验。免票政策的本质,是以收入的“减法”换取服务与业态的“加法”。门票的取消,倒逼景区不断提升旅游服务,从单一“卖风景”转向深耕提升附加服务、优化配套设施,提升了游客满意度,更拓展了景区的盈利空间,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科技调度提升畅游体验。“门票虽然免费了,但是吃饭住宿变贵了”“人越来越多,出来玩全是人挤人”“放眼望去,全是人头”,人流光“引”不“调”,游客的游玩体验必然大打折扣,不仅难有回头客,还可能会引发负面舆情。通过智慧旅游平台实时监测客流,优化游客分流、科学调度观光车辆,确保排队流程顺畅。同时,应善于借用科技力量,线上可联合主流社交平台实时播放景区流量监控,运用预约网络系统等数字手段实现客流分流。线下可结合不同游客群体制定差异化优惠策略,引导错峰出行。同时应考量商业开发情况,动态调整优惠力度,平衡客流分布,激活淡季消费活力。
人景相融构建差异壁垒。免票吸引游客抬脚进门,蕴含的文化才真正让人动心。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下,每一个游客都是宣传的“摄影机”,而文化内核就是景区的“镜头”,沉浸式场景营造、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当地文化ip孵化等,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展现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唯有不断创新,才是驱动景区在时代浪潮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旅行的照片、视频展现当地地域文化,不仅能增加景区的影响力,更能赋能城市形象升级,吸引人才引进投资流入,还能形成“免费体验-品牌增值-文化赋能”的正向循环,推力城市现代化发展迈向新篇章。(作者:李之也)
上一篇:四川粮油,凭啥敢闯全国大市场?
下一篇:党员干部心存敬畏才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