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大力发展农村改革 确保农民收入增收

更新时间:2025-04-07 浏览量:

2月23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如期发布,这份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擘画了新蓝图。其中,关于农民“钱袋子”的部署尤为引人关注。文件中提出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旨在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确保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基层作为农民的主战场,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发展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传统产业往往面临同质化竞争严重、附加值低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而特色产业则依托于当地资源禀赋、文化传统或技术创新,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比如,某些地区依托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有的地方凭借独特的手工艺品享誉市场,还有些地区凭借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效应。一方面,特色产业的兴起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参与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直接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特色产业往往伴随着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了农民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如中江是农业大县,以“粮食+”为方向,围绕生猪、中药材、蚕桑、蔬菜、中江柚等优势特色产业,在全县范围内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型升级。这些特色产业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提升粮食质量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农业发展的广阔天地中,粮食作为国计民生的基石,其质量与农民的收入水平息息相关。发展特色产业往往需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这有助于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近年来,四川陆续修订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的品种审定标准,重点提高DNA位点数、产量、品质和抗性等要求,降低同质化品种数量,提高高产高效、绿色优质、专用特用等突破性新品种比例。这一举措有效筛选出了更受市场欢迎的突破性品种,提升了粮食质量,进而促进了农民增收。例如,2024年四川共审定通过146个主要农作物品种,虽然数量较往年有所减少,但品种质量却得到了显著提升。
      加强基础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保障途径。尽管基础建设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的关系需要协调等。基础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能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从农业生产的直接角度来看,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例如,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可以确保农田得到充足且适时的灌溉,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耕地资源,为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提供基础保障。此外,农产品储存和保鲜设施的完善能够减少农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还能增强他们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增收致富的积极性。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事关亿万农民“钱袋子”的问题上作出了全面而细致的部署。从促进农民增收,到加强社会保障,再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每一项举措都旨在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亿万农民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作者:王淋)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以严实作风深化八项规定教育

下一篇:念好新时代的“听海”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