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必须真正调动基层干部主观能动性
更新时间:2024-11-12
浏览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部署,做足基层减负上的“绣花功夫”是落实的关键,核心是要真正调动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基层是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主力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战场,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基层干部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不仅加重干部负担、割裂干群关系,还导致政策执行环节变形走样,严重影响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下足“绣花功夫”,实现真正减负
把人还回去,把事统起来,把劲提上去,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给职责权限“划界”,给制度规范“上劲”,给担当作为“撑腰”,推动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保护好“挑担人”,实现真正激励
要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充分考虑“为公”与“为私”的动机,严格区分“无意过失”与“违纪违法”的性质,划清“可容之过”与“不可容之错”的界限,保护好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基层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面对能力不足而“不能为”的干部强化业务培训;面对动力不足而“不想为”的基层干部以激励机制“激活一池春水”;对担当不足而“不敢为”的基层干部坚持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对“不敢驳”的负面舆论和恶意炒作,上级部门要及时承担起保护责任,澄清事实、化解困惑,保护改革者、支持担当者,治理负面失实报道,用法律和制度保护基层挑担人,让锐意进取的“实干家”吃下“定心丸”,不能让别有用心之人肆意丑化干部的形象、污染人民的信任、遮蔽干部的业绩,平添基层干部的困惑。对于严重违纪违法的害群之马,坚决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惩处,对于破坏政治生态、带坏干部队伍的领导干部严惩不贷,以良好政治生态为党员干部营造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
坚持“一以贯之”,实现久久为功
制度的执行要抓铁有痕,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韧劲,从源头着手,向治本深化,把基层“强身”和机关“瘦身”有机结合,给干部成长成才“铺路”。
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然吹响,让我们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推动广大干部轻装奋进、锐意进取,蹄疾步稳将改革推向深入,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作者:蒋雯雯)
上一篇:让航天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
下一篇:以“硬核”问政直击民生“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