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更新时间:2024-11-08 浏览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勤与群众满意度对表,只有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干事成效、工作成绩、事业成败的根本标准,读懂“人民”分量,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暖民心,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戴。
察民情、听民声,想群众之所想。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自党成立之日起,“人民”二字就铭刻在心。回顾百年党史,是人民群众哺育了革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群众路线的价值取向和出发点,勤劳勇敢的人民群众用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党员干部应始终将群众“置顶”,眼睛向下看、身体向下弯、脚步向下迈,深入基层一线,真正掌握群众真实需求,摸准摸清群众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做好群众工作。
惠民生、暖民心,办群众之所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要发扬“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说到做到、日毕日清,多办“满意工程”“民心工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要主动发力、精准施力、真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要增强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斗风险、勇挑重担,让群众感受到急事有人帮、困难有人解。以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工作的实际成效,以担当作为的奋斗姿态不断把党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排民忧、纾民困,解群众之所难。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群众的难事、揪心事往往牵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民办难事的成效更是关乎党和政府良好形象。广大党员干部应坚持“实”字为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投身纾民困、解民忧、惠民情的基层一线,自觉扛起为群众纾困解难的民生“担子”,聚焦群众关切,在处理难事、要事中纾解“痛点”、打通“堵点”,把百姓“愁事”作为心头事来解决,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与人民群众心相印、共甘苦、同奋斗,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作者:马鹏达)
上一篇:答好冬季供暖供热民生答卷
下一篇:承优良家风,奉廉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