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办好人民关切 书写民生答卷

更新时间:2024-09-20 浏览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幸福生活体现在顶层设计中,是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做好健康“守门人”。医疗事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医改,坚持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深刻指出“我们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医疗保障关乎人民群众福祉,党和政府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健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住有所居,托起百姓“安居梦”。广厦万间,心安万家。住房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民生问题。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今天,住有所居是美好生活的基石,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矢志不渝的追求。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中国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大力实施,住房公积金惠及群体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夯实了亿万人民美好生活的根基。
      老有所养,提高民生“幸福度”。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养老问题既是关系社会发展的大事,也是家庭和睦的题中之义。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安全、更舒适、更有尊严,是一道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民生“必答题”。打造老有所养的“兜底工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保障。相关部门要加快制定相关行业规范,多听听老年人的心声,因地制宜设计出合理的适老化改造方案,使得改造真正“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作者:周芯宇)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矛盾调解应“情理法”相融

下一篇:丰收节:用心讲好金秋时节“丰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