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下基层”中解出服务群众“最优解”
更新时间:2024-09-10 浏览量: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层”的重要理念就是带着感情下基层,融入群众接地气,一心为民办实事,改进作风抓落实。实践充分证明,“四下基层”是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各项工作的宝贵财富。
党员干部“下基层”,就是要上好政策宣传“表演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而是应民所需、为民所定。党员干部应当好“马前卒”“宣传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解读和普及,打通政策下基层的“最后一米”,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到基层一线,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把党的路线、政策讲清楚,把党和政府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讲明白。要通过LED滚动播放、村村响、宣讲会、院坝会和驻村干部走访宣传等形式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努力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到人民群众的心中,真正让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员干部“下基层”,就是要上好调查研究“专业课”。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党员干部掌握民情、熟悉民情的“不二法宝”,党员干部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可以熟练掌握基层的情况。党员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深入群众当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只有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才能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规律性认识,并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认真加以分析归纳,形成可实施、好落实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积极运用到推动各项工作中来。
党员干部“下基层”,就是要上好信访接待“公开课”。信访是群众直接反映诉求的重要途径,信访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重要渠道。要搭建接访平台,畅通“网、电、信”信访渠道,探索“流动信访室”接访机制,借助逢场天、赶集日,在农场、乡镇、街道等人口聚居的地方设立接访点,对群众切身诉求进行收集,通过建台账的方式,形成接访清单和目标事项。党员干部要落实好“双报到”工作机制,带着感情去抓信访工作,信访系民生,“民生无小事”,要一件接着一件干,把群众工作送到“家门口”。
党员干部“下基层”,就是要上好现场办公“服务课”。现场办公下基层不仅有利于拉进机关与村(社区)、领导与群众的距离,更有利于知民情、解民忧、惠民生。党员干部要不断转变作风、提升能力,用干部的主动作为、务实作风,积极践行“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理念,真正让群众体验到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办好事的快乐。党员干部要利用好“一线工作法”,在一线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在一线抓落实,提供群众办事“一站式”服务,实现民生实事“项目式”推进,既要“稳扎稳打”、现场就办,也要“小步快跑”、急事急办。(作者:毛维婷)
上一篇:“三措并举” 守护民心所向
下一篇:“大先生”谓之何?在乎“志、学、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