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惠民走深走实,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更新时间:2024-07-22 浏览量: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工作的根本方法。随着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表达诉求、集纳民意、听取民意的新渠道、新方式。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因此,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时代之要、执政之需。
持续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搭建为民服务、同群众交流沟通新平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优良作风、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既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要求,又是适应新的时代条件下民意反映形式变化、更好为人民服务的要求,网上群众路线已经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鼓励所有群体共同参与,才能让网上群众路线越走越宽,越走越深。因此,既要重视网民的需求,又要高度重视非网民的需求,把握低频参与群体特点,深入开展网络问政调研,掌握使用需求,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不断优化网络问政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尽可能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搭建百姓乐于接受的网络便民平台。
加强网络问政系统建设,探索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新途径。群众冷暖网先知。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党政部门通过互联网吸纳和回应社情民意,让群众不仅能够在网上反映问题,更能在现实中得到解决措施,真正实现从“键对键”到“面对面”再到“心连心”,以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然而,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不应一味求多,平台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的扯皮推诿,影响问题的解决。应该适当整合网络问政平台,强化平台品牌建设,促进群众问政工作更加高效、规范、有序。
健全回应反馈机制,畅通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网上群众路线与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运行逻辑相契合,能够为各行各业人民群众充分、有序参与到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中创造便利条件。因此,要将网民诉求的办理量、办结率、满意度进行“亮晒”,并将“亮晒”结果作为机关效能、信访、舆情把控等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形成网络平台运营维护的监管机制,切实保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的有效运用。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就要通过互联网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利用好互联网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把“网上”的群众路线走稳走好。(王淋)
上一篇: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新时代党群关系的数字纽带
下一篇:强化纪律意识,书写清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