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写材料应三步走

更新时间:2024-07-09 浏览量:

过去常说,写材料的人是“政治上的红人、工作上的苦人、生活中的穷人、家庭里的罪人”,虽有一定夸张成分,但不可否认,写材料成为了机关工作公认的“苦差事”。但是年轻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是必具的核心素质,而写材料这种“苦差事”,恰恰是提升年轻干部核心素质最有效的一种磨砺和淬炼。
      鼓起“敢写”的勇气,实现从“不会写”到“我能写”的转变现在一部分年轻干部一提到写材料就畏难发愁,提笔千斤重,弃笔一瞬间。因此,对于年轻干部文字能力的培养,最先要做的就是克服“怕”的心理,鼓起“写”的勇气。所以,充分发挥文字骨干的“传帮带”作用,通过“一对一”“一对多”老带新方式,将文稿背后的逻辑立意、框架搭建、文字表达、经验技巧等进行“全流程”解析,帮助年轻干部迈过“开不了头”的第一道坎。
      培养“会写”的实力,实现从“写一点”到“写全部”的转变。写材料是“真功夫”“硬本领”,文章不写半句空,是凭着“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磨炼换来的。对于年轻干部文字能力的培养,要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压担子、促成长。让年轻干部先从活动致辞、通讯报道等“豆腐块”写起。短暂过渡后,迅速明确分工职责,在领导讲话、总结汇报、全会报告等大材料、难材料上压担子,各拎一篇、一兜到底,让他们在经历几次“热锅上的蚂蚁”中加快成长。
      激发“想写”的热情,实现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写材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如果只是一味被动地接任务,最多只能当个“文字匠”,成不了“思想者”。因此,在压担子的同时,还应更加注重对年轻干部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文字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加班加点、日夜伏案是家常便饭,搜肠刮肚、苦思复想是基本状态,常常一句话能憋倒“英雄汉”、一个词能卡出“英雄泪”。可以建立学习交流群、微信公众号,将年轻干部的成长感悟、调研成果、千字评论以署名文章的形式在平台展示,让他们在日益增长的阅读量和点赞数中,昂扬写作热情。(作者:卢璐)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下一篇:以“植树”思维培育过硬青年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