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浸润“三心”凝聚乡村振兴磅礴力量

更新时间:2024-06-24 浏览量: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一环。在推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需要浸润“三心”——敬畏之心、怜悯之心、孝敬之心,以此凝聚起磅礴力量,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浸润敬畏之心,筑牢乡村振兴之基。敬畏之心,是对历史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尊重和敬畏。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我们首先要浸润敬畏之心,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乡村振兴不仅关乎亿万农民的福祉,更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因此,我们要以敬畏之心对待乡村振兴,坚持科学规划、精准施策,确保每一项政策、每一个项目都符合乡村发展规律,都能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同时,我们还要浸润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经济开发,而是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我们要以敬畏之心对待乡村的自然资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浸润怜悯之心,温暖乡村振兴之路。怜悯之心,是对弱小、贫困、困难群体的关爱和同情。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们要浸润怜悯之心,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贫困群众等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同时,我们还要浸润怜悯之心,关注乡村教育的发展。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乡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让乡村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浸润孝敬之心,汇聚乡村振兴之力。孝敬之心,是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和关爱。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我们要浸润孝敬之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尊老爱幼、和谐友爱的乡村氛围。我们要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精神慰藉;我们要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我们要关注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推动乡村社会文明进步。同时,我们还要浸润孝敬之心,汇聚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乡村振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奋斗。我们要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来;我们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领乡村社会风尚;我们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和凝聚力。(宋晔)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激发“三新”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下一篇: 党纪学习教育当练好内功、真功、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