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新时代 答好“人民至上”满意卷
更新时间:2024-06-24
浏览量: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和成功密码,更是我们始终践行的初心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我们要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在持续奋斗中答好新时代“人民至上”满意卷。
坚持“人民至上”,当人民的“贴心人”要把握人民愿望。“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只有准确把握人民的愿望,才能找准为民服务的切入点;只有时刻做到与人民群众手牵手、心贴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人民立场出发,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心上事”当做自己的“上心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坚持“人民至上”,当人民的“知心人”要学会倾听民声。民声是人民的意愿和呼声,是政府制定政策法规的“风向”和“路灯”。基层的民生政策准不准、好不好、适合不适合,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既要坐得住“办公桌头”,更要下得了“田间地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一听基层群众的所需所想,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起,用行动诠释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
坚持“人民至上”,当人民的“暖心人”要学会排忧解难。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坎上、落在实处上,甘当人民群众“暖心人”,矢志不渝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交上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作者:马业涛)
上一篇:配强“探头”力量,助力基层监督
下一篇:@选调生 用“四则运算”淬炼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