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三堂课”,切实为干部履职“充电赋能”
更新时间:2024-06-19
浏览量: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既要严格选拔任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符合要求的干部筛选出来,也需要做好教育培训,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干部要具备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本领能力,就需要通过教育培训为他们充电赋能,既要提升专业化水平,也要形成以学促干、知行合一的工作机制,锻造硬脊梁、铁肩膀、真本领,更好扛起时代发展重任,为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抓好理论“必修课”,增强干部政治定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首先就需要强化理论学习,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这么大一个党,领导着这么大一个国家,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这个艰巨任务,全党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怎么实现全党思想、意志、行动的统一?最根本的就是用党的基本理论武装全党。”党员干部要在理论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
抓好履职“专业课”,提升干部干事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员干部要扛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各自的岗位上真抓实干,就需要成为各自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专业水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干部,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不同,这就需要做好调查研究,通过干部“点单”、组织“配单”的方式,实现教育供给与干部需求精准对接,有针对性弥补短板不足,着力提升他们做好本职岗位的能力,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更好地把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抓好本土“特色课”,释放干部内在潜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时代在发展,党员干部面临的问题在不断变化,要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更好地把群众的事情办到实处,就需要他们主动创新创造,善于找到做好岗位工作的“新解法”。因地制宜,打造本土“特色课堂”,不仅更有吸引力,更能让党员干部融入其中,更能在台上台下互动,干部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碰撞思想火花,在工作上有新想法、新思路,提升办事效率效果。(青丘)
上一篇:让“土专家”成为乡村振兴的“引路人”
下一篇:“三聚焦”让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领航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