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小短信”,发挥警示“大作用”
更新时间:2024-05-27 浏览量:
“成由勤俭败由奢,牢记初心莫忘形。节假日将至,请广大党员干部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日前,滁州市来安县张山镇纪委向全镇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发送廉洁提醒短信。(5月26日 安徽日报)
中华民族向来是礼仪之邦,文明之邦,说到节日,应该说老百姓是非常在乎节日的。可以说,节日更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容不得玷污、容不得扭曲、容不得谋私。节日的到来,是走动人情、互送祝福、各表心意之时,但恰恰也是“四风”反弹、送礼送钱、大操大办“泛滥”之际。而纠正“四风”,就要狠抓节点,“廉洁小短信”是祝福更是警示。
据报道,来安县纪委监委紧扣节日特点,早提醒、重教育、打“预防针”、强监督,靶向纠治“四风”等顽瘴痼疾“节日病”,推动节日风气持续向好。该县还通过“来安清风”微信公众号、网站、公开栏等及时转发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为党员干部“提神醒脑”以案为鉴。
党员干部普遍认为,廉“节”提醒短信带有严肃的政治色彩,但又不是简单生硬的说教,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一条条短信,字里行间充满着真诚的提醒和温馨的关爱。
虽然给广大党员干部编写一条或几条廉“节”提醒短信的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这一做法并非画蛇添足,而是对领导干部加强廉政教育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正如一位公务员所说的那样,“廉政短信提醒已然成了‘廉政闹钟’,一到节假日,廉政温馨提醒短信就会准时响起,让我知道要绷紧纪律这根弦。”
纪检监察部门精心编发廉洁短信,对“关键人”“关键岗”的党员干部进行日常的“精神敲打”,就是希望督促党员干部走务实之路,修清廉之形。
当然,这种廉政提醒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廉洁教育要取得经常性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要制度、监督作保障。教育、制度、监督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有将三者统一于反腐倡廉全过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才能形成,反腐倡廉法治化水平才能有新的提高。(文君)
上一篇:“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才是为民正道
下一篇:用好问责利器 激励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