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都压给基层”,还要上级干吗?
更新时间:2024-05-24 浏览量:
“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前不久,正在重庆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向社区干部询问这里都开展哪些便民服务、社区干部待遇怎么样、平时工作忙不忙等,详细了解近年来社区减负效果。(5月22日 中安在线)
上面千条线,基层一颗针。基层是社会的最前沿,也是社会治理的关键落脚点。不少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要抓好抓实,让群众满意,理所当然地该压给基层,但如果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大事小事,不问青红皂白,无一例外地把“什么事都压给基层”,那还要上级干吗?
既然“什么事都压给基层”,那基层必然成为上级部门甩锅推责的最佳选择。众所周知,权责统一是基层承担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每一项工作的下派,必然要有每一项配套的权利与职能下沉。但事实上,不能排除部分上级职能部门强行摊派工作到基层,却不放权、不给资源,也不配备相应的人员、资金、力量等,导致基层干部“权力无限小、责任无限大”,小马拉大车透支基层精力、“赶鸭子上架”影响工作品质。
把“什么事都压给基层”,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再度发现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影子。众所周知,责任状的本意在于分解任务、敦促落实,可如果一些上级部门以“属地管理”等政治正确之名,动辄将自身分内工作与责任统统“下沉”,实际上自己只当个“二传手”,最后拿着基层干部签字的责任状、任务书向上交差,则大有“不担当,不作为”之嫌,看似轰轰烈烈,实则轮子空转。基层单位虽心有怨言,却不能“不听指挥”,只能“哑巴吃黄连”。
“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就要想方设法的为基层掌握“小微权力”的干部松绑,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要树立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是否有利于民、是否能惠及于民、是否能第一时间为人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摆在第一位,统筹安排好工作任务,确保掌握“小微权力”的干部有时间,能静下心来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文艳)
上一篇:党员干部需以"满格状态"迎接党纪学习教育
下一篇:乡村振兴,“老把式”也能变“新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