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涵养读书学习的好习惯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量:
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领头雁”和“带头羊”,自身思想修养、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党员干部更应把握住机会,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增强自身学习能力,带头将阅读融入日常生活,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5月19日 人民论坛网)
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宋朝时期,真宗为鼓励官吏读书学习,创作《励学篇》,其中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激励了千百年来无数读书人。
今天,读书已经成为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为政者爱学习、勤读书,才能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增长知识才干,才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中,更好服务群众、造福百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因此,读书作为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毫无疑问是提升能力的有力方式,党员干部理应借第29个“世界读书日”率先示范,引领读书风尚,这应当是党员干部应有的读书姿态。
党员干部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读好“三本书”:一是读好思想之书,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始终保持政治的坚定、头脑的清醒、方向的正确,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二是读好业务之书,学深学透各方面业务知识,争做工作的行家里手。三是读好素养之书,多读历史经典,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多赏诗词文学,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多习文化经典,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
因此,党员干部要有“望尽天涯路”的决心,禁得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寒和“独上高楼”的孤寂,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在阅读和实践中“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收获和领悟。(文艳)
上一篇:设立“人才日”,让人才真正站在“C位”
下一篇:“有事找党员”,用实干体现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