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滥挂牌”是形式主义的变相升级

更新时间:2024-05-09 浏览量:

近段时间,一些基层组织“滥挂牌”现象引发关注。作为形式主义的一种典型表现,“滥挂牌”现象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既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心累无语,也不利于相关工作真正得到落实。(5月8日 中国新闻网)
  “挂牌”本应该是一件便民利民的好事,一方面方便了前来办事的群众进行识别,有针对性的去寻求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增加了政府的威信,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另外一方面也提高了基层干部的工作效率,避免了不断有走错的群众来询问是否是某某办事处的现象,不停地被打断工作,同时也能有针对性的为群众解决问题,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但是,不断增多的牌子,往往意味着不断增多的任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因为人少事多,很多基层干部常分身乏术,甚至不堪重负,反而挤压了为群众办实事的时间。
  于是,“滥挂牌”却让挂牌变了味。只挂牌,没有实际的服务,严重影响了群众的观感和口碑,同时挂牌也成了基层干部的无用负担,给基层干部徒增工作。所以“滥挂牌”非但不能给部门单位增色、给基层工作添彩,反而给阵地品牌抹了黑、给基层加重了负担。
  “滥挂牌”的“病症”虽在基层,实则“病根”却在上层,一些部门为了体现“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随意要求村级组织在其阵地上挂上这样那样的牌子制度,却缺乏实际有效的工作措施和相关配套设施。更有甚者,将村级阵地是否挂有本部门的牌子,作为对乡镇的考核内容等等。这些名义上打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则是形式主义的变相升级,既增加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的“负荷”,又分散了村干部的精力和时间。
  看来,让“花架子”牌子“下岗”,要坚决摘牌、规范挂牌,保留群众需要知晓的、定期拆除过时无效的、整合统一职权相近的牌子。
  上级部门要严格实行“进社区(村)”事务准入制,并改变干部考核办法,变留痕考核为实绩考核,把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群众有无得到实惠作为衡量标准,铲除形式主义的“无形牌子”生存“土壤”。对基层而言,也要自觉以减“牌”为突破口,主动提高工作质量,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文君)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踏进“泥巴地”,才是科技特派员本来的样子

下一篇:扣好年轻干部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