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要用心用力做好帮扶工作
更新时间:2024-05-23
浏览量:
近日,阜阳市乡村振兴局等单位联合出台《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提出将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9.8万人以上;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巩固提升就业帮扶车间带动能力,保持就业帮扶车间数量及带动人口就业数量稳中有增,帮助群众和企业实现双赢。
在全国不少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有很多农村群众,为了赚钱,为了让家人生活更幸福,他们告别家人,到遥远的城市去打工赚钱。他们中的有一部分人,家中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不好,孩子年幼,需要照顾,让他们格外牵挂,人在外,心在家,一心挂两头,很是揪心。如果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既能赚钱,也能照顾家人,那确实好得不能再好的好事实事。
前不久,一则“7千工资招不到人 老板无奈贴小广告”的新闻引起众人关注。据记者调查了解,当地招工难的企业还有几十家,不少也在偷偷贴小广告。这些企业要彻底解决招工难难题,靠贴小广告肯定是治标不治本的。他们如果主动转变观念,相应政府的号召,实施产业转移,把生产线搬到偏远穷的乡村,协助政府建立扶贫车间,这既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招工难难题,也能撑起村民就业致富“大梦想”。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最大的民生。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更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发展产业,既要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也要量力而行。对于一部分偏远农村,他们的最大资源,可能就是劳动力。淳朴的村民,最能吃苦耐劳,在他们家门口办帮扶车间,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赚钱,无疑是他们最大的梦想。
“帮扶车间”,叩开群众致富之门。把车间建到乡村,既彻底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难题,让企业家可以心无顾虑,一门心思搞发展。也让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端稳了就业的饭碗,这对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肯定都是很有推动作用的。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主动作为,帮助更多企业转移,让更多村民实现增收致富。(简茗语)
上一篇:上好“三堂课”,育出“接班人”
下一篇:让“群众评议”成为干部考核“硬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