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量: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首先要打破人才瓶颈,既要提前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当前乡村的人才底数,对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有本“明白账”,也要厘清乡村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制定更精准的引才育才计划,助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吸引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充盈人才“蓄水池”。
校企合作,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更需要精准引才、育才、管才、用才,把人才资源用在“刀刃上”。做好乡村人才工作,既要看到乡村中青年劳动力缺乏,高素质人才存在巨大短板的问题,也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精准培育人才,及时为乡村振兴“输血”。同时,通过引导高校学生到乡村振兴一线实践的方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乡村发展的双向奔赴,强化乡村振兴智力支撑。
产才融合,为乡村振兴精准培育人才。人才和产业相辅相成,产才融合是发挥人才驱动作用的关键要领。推进产才融合发展不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系统推进,构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机制,以人才助力产业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促进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要根据产业需要精准引进人才、培育人才,也要重视“专家”科技赋能,送农技下乡,通过田间课堂、指尖课堂、院坝课堂,多个维度提升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切实化解群众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科技小院,为乡村振兴孵化科技人才。科技小院是一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提升乡村人才科技水平,就需要推广科技小院模式。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科技人才支撑,要通过科技小院服务模式,推动“科技小院+文旅”“科技小院+规划”“科技小院+农经”等模式,既促进科技人才的培养,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还需要为人才提供工作和生活支持,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升农民技能水平,让农业科研人员、农业学子、新农人等留得下、能创业、干得好,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汇聚强大人才力量。(夏青泽)
上一篇:“学”“思”“守”让党纪学习教育入心见行
下一篇:让“溜号干部”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