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读懂“民生为大”,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更新时间:2024-05-11 浏览量: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重庆考察调研,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员干部要做好民生工作,就是要胸怀“国之大者”,聚焦群众“关键小事”,坚持人民至上,把造福人民作为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始终不忘为什么出发,在前行的路上牢记初心使命,明确为了人民而发展,依靠人民而发展,确保前行的步伐更加铿锵,努力的奋斗更有价值和意义。
     读懂“民生为大”,牢记为民初心。行程万里,初心如磐。党员干部要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切实把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工作做实做好,就要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把准前行的方向,夯实党执政的人民根基,汇聚强大力量,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前进。读懂“民生为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造福人民,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生活继续改善,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读懂“民生为大”,坚持人民至上。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党员干部谋划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党员干部要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就需要出实招、求实效,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入把握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制定措施、办好民生实事,努力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读懂“民生为大”,托举幸福生活。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读懂“民生为大”,党员干部要明确党和国家事业的最终落脚点在不断造福人民、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这就需要在推动民生工作的过程中,把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群众面临的堵点、难点、痛点,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也要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党的关怀温暖直抵人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党员干部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深入到基层一线,到群众的身边去摸底调研,厘清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厚植人民情怀,真正做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保障更可持续。(甘询)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

下一篇:“三个一线”推动年轻干部提高抓落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