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基层干部要常回“家”看看

更新时间:2024-05-11 浏览量:

“感谢刘主任这段时间对我们的帮助。”“刘主任,您辛苦了。”短信里的“刘主任”,是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民政办主任刘长江,这些天他常收到群众发来的短信,“每次看到这些信息,我的内心都会涌上一股暖流,老百姓的认可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支持。”刘长江欣慰地说。
  一个基层干部,如果整天坐在办公室,仅仅靠电话、微信群等方式服务群众,无论这个干部再怎么努力,群众面对的始终还是一个个陌生的符号,这样的干部,要得到群众的认可和点赞,是非常困难的。党员干部只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下沉一线,常回“家”看看,面对面、心贴心服务群众,给群众以温暖,让干部从虚拟符号变为实实在在的人,这样他们方能赢得群众认可。
  周士明是薛阁街道的一名低保户,今年已经70多岁,妻子常年瘫痪在床,家里的收入全部依靠政府发放的低保金和残疾人补贴。了解情况后,刘长江便主动承担起“一对一”帮扶工作。每隔三四天,就带上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去看他,一来二去,两人便熟络起来。想一想,如果刘长江只是坐在办公室,隔一段时间,用电话问一问周士明的情况,说几句无关痛痒的“套话”,他能够解决周士明的具体困难吗?他能够走进周士明的内心世界,得到他的认可吗?恐怕是非常困难的。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当前,一些基层干部在服务群众的时候,却过多地依靠现代化网络,绝少回“家”看看。他们把微信群的“键对键”代替了走村入户“面对面”,把电话的“频对频”代替了服务群众的“心贴心”,他们无论是访贫问苦,还是送温暖,往往都热衷于电话、微信群,一些基层干部甚至在有东西需要送给困难群众的时候,往往都是要么让村干部一“代”了之,要么是一个电话让群众自己来领,如此坐机关下命令,让不少群众很有看法。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一个基层干部,要服务好群众,得到群众的认可,让群众满意,就应该始终如一地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常回“家”看看视为自己最为重要的工作。如果足迹缺泥少土,看似推陈出新,其实都是在做表面文章,自然很难让群众认可满意。(晓梅)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各级干部要增强道德定力

下一篇:“解忧讲堂”,巧解乡村干部本领恐慌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