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狗不叫”的好干部
更新时间:2024-05-10
浏览量:
前不久,媒体报道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张家界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尹定峰,生前一个月最多回家一次,把绝大多数周末和节假日留给了对口帮扶的桑植县四方溪村。从张家界市区到四方溪村,来回车程要六个多小时,坡陡路滑,许多地方路边就是峡谷深渊。这两年,仅档案有记录的,尹定峰就去了26次。去的次数多了,他也自然成为贫困群众眼中的“狗不叫”干部。
熟悉了解农村的人都知道,在农村,很多农户家里都会养狗,而农村的狗似乎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一旦有陌生人到家里来了,看家的狗会对着陌生人狂吠不止。而一旦见到的是它认为熟悉的人,那就会对你摇头摆尾,不再对你吠。一个帮扶干部,要成为“狗不叫”的干部,你就必须勤下村常入户,农家小院里的狗和你一回生二回熟,多几回,自然不会叫了。
做一个“狗不叫”的基层干部,就要身入群众,深入群众。一个帮扶干部,如果坚持走村入户,经常走到群众的田间地头,和群众坐在田埂上,聊聊发展,说说产业,一起把发展的思路理清;如果坚持经常走到群众院坝头,和农村群众同坐小板凳,同喝大碗茶,一起敞开心扉交心换心,把群众最急最盼的事情掌握,狗看到你和它的主人交谈甚欢,它自然也会对你“另眼相待”,自然不会再对你狂叫,再不会用叫声来恐吓你了。
乡村振兴,广大基层干部更应该走出去、走下去,经常到基层群众家看一看、转一转,既了解他们的烦心事、麻烦事,也掌握他们的产业发展情况,掌握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全面小康路上一定会如期建成。(晓梅)
上一篇:莫搞“扎堆”调研
下一篇:广大党员干部应严守党纪党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