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莫搞“扎堆”调研

更新时间:2024-05-10 浏览量:

所谓扎堆,大抵就是人们说的“挤疙瘩”。扎堆调研,就是“挤疙瘩”调研。一个地方因为好的经验做法,工作突出,得到上级肯定、群众认可而出了名。于是各地、各部门蜂拥而至,“走马灯”式的你来我往,座谈调研“轮番轰炸”。上级来了,层层下级便匆匆赶来;主要领导来了,其他领导便相继而至,好一番热闹场景,这样的凑热闹调研,形式大于内容,值得反思。
  “扎堆”调研,让基层典型不堪重负。任何基层单位,人手都是有限的,甚至是比较紧张的,调研单位太多、太频,肯定会加重基层单位的负担。据了解,有的地方一个月时间里有半个多月都在接待调研组,个别地方甚至一天之内要接待10多批调研人员,想一想,这对任何一个基层单位来说,压力都是相当大的。来者都是客,无论是本地上下级单位,还是外地上下级单位,一旦来人来客调研,相关人员介绍陪同是必不可少的,今天陪客人,滔滔不绝地介绍经验,明天陪另一批客人介绍相同的经验,或者一天里,要陪几批客人介绍经验,这样的疲于应付,自然让基层典型不堪重负。 
  “扎堆”调研,影响了基层单位的干事创业。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过去,一个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干事创业,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丰硕的成果,可喜可贺,适当的调研,适当的参观、交流、学习无可厚非。但大家一窝蜂地来,这对单位的工作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想一想,基层单位,本来就人手不足,但因为要接待各级各类调研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这自然会对正常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些工作因为经历不够,抓得不落实,曾经的典型就可能慢慢褪色。
  莫让“扎堆”调研毁了基层典型。相信任何一个单位成为典型,都是经过艰苦付出获得的,如果他们在成为典型后,整天忙于应付来自方方面面的调研,整天带着四面八方的调研人员,从现场到会场,从会场到饭店,他们自然难以聚焦自己的主业,自然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履职尽责工作中去,假以时日,曾经的典型也往往因为主业被荒废,让他们日复一日地原地踏步踏,甚至退步,这样的基层典型,肯定会风光不再,没有了曾经的“光环”。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为了推动工作,发现典型,学习典型,很有必要。但如果一个地方成为典型,大家不管有用没用,都去凑热闹,都去“扎堆”调研,确实有害无益,甚至可能因此毁了典型。(晓梅)

文章来源:四川先锋网 文章作者:

上一篇:干部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

下一篇:做一个“狗不叫”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