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为民,把“第一站”变为“终点站”
更新时间:2024-04-24 浏览量:
投诉举报少了,意见建议多了;缠访闹访的少了,合理合法表达诉求的多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了,群众满意率上升了……这是娄底市娄星区花山街道做实信访这项“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带来的喜人变化。(4月21日 湖南日报)
信访工作一头连接基层百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一头连接党和政府,助力科学民主决策……唯有把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作为检验政治判断力准不准、政治领悟力高不高、政治执行力强不强的重要“试金石”,才能全力打造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汇聚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劲动力。
据报道,近年来,花山街道坚持学习和借鉴“枫桥经验”,不断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通过狠抓信访源头治理,控增量防变量,并向“钉子案”“骨头案”亮剑,化解信访积案,去存量,致力将群众信访“第一站”变为“终点站”。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信访工作应始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衡量标准,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上,增强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做到桩桩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解决好初始信访问题,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尽可能防止初访转变成重复访甚至信访积案,避免简单问题演变为复杂的疑难问题。
截至2024年1月,花山街道矛调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150余起,调解成功129起,调解满意度100%,有效降低矛盾积累、发酵和上行的风险,实现信访事件源头减量。
将群众信访“第一站”变为“终点站”,就要求信访部门在工作中从接待好每一次来访、处理好每一封来信、化解好每一个矛盾做起,压实首接首办责任,让党员干部更多地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带着对群众的感情“温度”,切实把群众反映问题解决好、把群众情绪疏导好,激发广大信访工作者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新动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把人民群众凝聚到党的周围,打牢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群众基础。
信访为民,把“第一站”变为“终点站”。信访工作接触和处理的事情,件件关乎民生,事事连着民心。党员干部只有沉下身子真访、转变思想真谋、强化担当真干,才能让群众的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文艳)
上一篇:多管齐下,让公务加油卡不再“跑冒滴漏”
下一篇:工作留痕,不能成为工作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