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让公务加油卡不再“跑冒滴漏”
更新时间:2024-04-23
浏览量:
“我们健全公务用车加油卡使用管理制度,细化落实专人管理、统一充值、一车一卡、使用报备和公开公告等规定,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管理。”近日,黔东南州黄平县纪委监委在开展“四风”突出问题整改“回头看”时,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相关负责人就此前监督发现的有关问题整改情况作介绍。(4月21日 贵州日报)
近年来,随着公务车改革、“车轮上的腐败”整治的不断深入,公车私用、私车公养、超标准配备公务车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从各地巡察情况来看,一些单位公务车加油乱象仍然突出,个别人员将公务车开成了私家车,加油变成了“注水”,捞到的是“油水”,损害的却是民心。
把公务加油卡当成“私人银行”,这样的党员干部不仅愧对组织的培养信任,也在侮辱自己的身份和智商,损害党员干部的形象的同时,更会把自己推向违纪违法的犯罪深渊,同时也是对公车管理及纪检监察机关的警示和提醒。除了要加强党员干部法纪意识,强化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创业谋事自觉,更要把严监督执纪落地落实,对明知故犯、顶风违纪、肆意妄为者,要一查到底、决不手软,倒逼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揩“公家油”的行为,说到底是一些人观念错位、公私不分,违规使用公务加油卡为私车加油,把纪律视为稻草人,恣意逾越红线。殊不知,“为私情所困,为私利所惑,为私欲所动,为私心所驱”,最终名节自毁,吃亏的还是自己。
随着反“四风”的深入,公务加油卡“跑冒漏滴”案例增多,拿出来晒一晒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则能取信于民。从根本上讲,加强监督管理势在必行,关闭公务用车加油卡购买非油用品功能,严格落实公务用车加油卡使用审批登记制度,才能从源头上防风险、堵漏洞、除隐患。(文君)
上一篇:基层减负,让干部干在一线盯在现场
下一篇:信访为民,把“第一站”变为“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