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三本”,是对“唯学历论”的最好反击
更新时间:2024-03-10
浏览量:
一份2023年公示的“高学历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名单里,多名民办高校本科生均在其中,引发网友质疑。永州市零陵区委组织部: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引进,不歧视“三本”。(3月8日 环球时报)
曾几何时,单位招聘不看能力,片面追求985本科生数量、研究生数量、博士生数量,以此来显示单位的竞争力,这种“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饱受诟病。
而现在,永州市零陵区青睐“三本”学生,更看重能力和经验,不单纯地重视虚空的学历,比较务实地来选拔适合需要的人才,这实际上是用人观念的一大进步。我们不能此一时单位争抢高学历者就指责其“唯学历论”,彼一时研究生遭遇就业难,又指责其“不会变通”。
事实上,高学历、名学历并不代表就有高能力和高水平。实际工作中,一些学历没那么亮眼的本科生,反而表现得更加出色且稳定。用人单位“唯学历论英雄”,对劳动力市场将产生负面影响。用学历将人才标签化,忽视了求职者的差异性和能动性,不仅会破坏就业公平,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容易造成资源错配,不利于人才活力的充分释放。
其实,不仅一般985,211学校出来的学生不一定是人才,就是世界任何一所名校都不敢说他们的学校的学生个个是人才。为什么会有人这样认为,主要是他们的认识论出了问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名校是出人才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众所周知,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从来不是学历,而是能力。在人生的马拉松中,起点不能决定终点,初始速度也无法决定最终名次,选对赛道、持续发力,就能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奋斗的价值远远大于学历的重要性。
放眼全社会,不难发现,有许多人并没有耀眼的学历“光环”,但他们依然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比如铁凝,成长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却是远近闻名的才女,不仅如此,现在已是中央委员和常委会副委员长了,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现在,零陵区委组织部引进多名民办高校本科生就是一个很好的用人导向,即使他们原本是“三本”高校的毕业生,但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最终进入“高学历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行列,这正是对“唯学历论”的最好反击。(文/文君)
上一篇:“一口考核”,切实为基层减负增能
下一篇:看似“天衣无缝”,实则“天网恢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