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先锋网
网站首页 前沿动态 社情民意 乡村振兴 群众路线 时代先锋 先锋观察 组工建设 教育之声 先锋评论 今日关注 党建之声 本网聚焦

资阳市乐至县构建“三位一体”实训体系 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更新时间:2025-08-28 浏览量:

近年来,资阳市乐至县立足红色沃土、资源禀赋和治理实践,坚持从阵地筑基、课程赋能、机制护航持续用力,高标准构建“一轴双线、三链融合、四方协同”的“三位一体”实训体系,切实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坚持阵地筑基  打造“一轴双线”实训矩阵

以陈毅故里景区为“主轴”,以产业提质、治理增效为“支线”,打造立体化实训生态,年均接待研学团队52批次4000余人(次)。一是建强红色主轴。依托陈毅故居等20余处教学场景,探索推行“课堂学理论+实景悟精神”融合模式,构建沉浸式红色教育平台,强化红色精神引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二是壮大产业支线。以劳动镇双龙村“四茬轮作”产业模式为基础,联动东山镇方广村、大佛镇双堰塘村等打造涵盖粮油种植、精深加工、烘干仓储等现代农业技术实训课堂,培育产业发展骨干,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三是夯实治理支线。以高寺镇清水村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经验做法为样板,联动龙门镇金马村、宝林镇万斤沟村搭建矛盾调解、乡风文明等实践平台,培育基层治理骨干,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

坚持课程赋能  创新“三链融合”培养体系

立足本土特色,构建“理论+实践+数字”多维课程体系。一是理论端铸魂。深挖陈毅元帅精神内涵,开发《红色基因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政策解读》等10门精品课程,融入“帅府粮仓”粮经统筹案例,推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通过“方言讲政策、案例析难点”方式,增强课程实效性。二是实践端提能。联合双龙村专业合作社、清水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开展“党支部+企业+农户”实操训练,设置庭院经济运营、粮油产业延链等实训模块,组织学员参与“四茬轮作”种植、电商直播助农等实战项目,着力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三是数字端增智。利用“帅乡乐至”“资阳帅乡组工”等信息平台开设线上微党课、政策解读等云端课程,同步建立“线上学习+线下考评”跟踪机制,探索数字教学模式,累计推送学习内容2000余条,覆盖党员1800余人(次),有效提升培训灵活性与覆盖面。

坚持机制护航  构建“四方协同”长效模式

实施“政府主导、高校助力、企业参与、集体反哺”多元协同机制,推动实训常态长效、良性运行。一是突出政府主导。成立县镇村三级专班,制定实施“需求调研—课程定制—效果评估”全流程管理制度,设置党员先锋岗全程督导91个,精准赋能基层培训。二是突出高校助力。与四川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智库”,引入50名专家提供技术指导,联合本地龙头企业开发民宿运营、农产品加工等实训项目,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三是突出联培联训。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共建共享,提供实训岗位、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形成“企业出题、基地答题、学员解题”良性互动机制。四是突出循环增效。将3个实训基地与集体经济挂钩,通过研学接待、农产品展销等链条服务,带动清水村、双龙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百万元,反哺基地软硬件升级,逐步形成“培训促产业、产业养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闭环。

文章来源:乐至县委组织部 文章作者:

上一篇:一张报纸牵出全球鱼子酱产业新地标——解密乐山沙湾嘉农镇“鲟鱼奇迹”的诞生之路

下一篇:金阳县:党建引领聚合力 实物分红“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