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蓬南镇:创新“三小工作法”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更新时间:2025-09-11
浏览量:
近年来,蓬溪县蓬南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推行“小板凳、小铃铛、小嫩芽”三小工作法,聚焦未诉先办和“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小切口”推动“大治理”,实现基层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靠前”转变,有效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小板凳”下沉一线 服务在前解民忧 以“小板凳”为服务载体,紧密依托“镇—村—组”全覆盖联户三级包联体系,广泛吸纳党员干部、乡贤能人、后备力量、热心群众组建“小板凳”志愿服务队,精细构建“走访察情—议事汇智—闭环解忧”三位一体工作链,推动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主动“敲门问需”“坐凳唠嗑”,实现服务群众常态化、制度化。始终紧扣群众急难愁盼,着力建立健全问题诉求“组—村—镇”三级联动处置机制,将“小板凳”工作法深度融入“微网格”治理,充分发挥其“民情前哨”和“神经末梢”作用,高效汇集、精准响应群众诉求,灵活运用屋场庭院、村头巷尾、文化广场等群众“家门口”场所,今年以来,累计召开“板凳会”62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65起,成功率93.6%,信访事项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稳定在90%以上,实现从“固定讲台”到“流动课堂”、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的转变。 “小铃铛”警醒常在 教育在前树新风 积极整合“四下基层”工作机制,将“一老一小”关爱帮扶与普法宣传深度融合,统筹组建“50+调解队”等10支普法队伍,常态化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进养老机构,针对性开展“法治研学游”“民法典大转盘”等互动式普法活动,推动法律知识直达基层、贴近群众。充分运用“乡村大喇叭”、文化广场等平台,创新采用方言快板、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制作传播防诈骗、未成年人保护、家庭权益维护、政策解读、移风易俗等“小铃铛”系列普法音频内容,增强普法的吸引力与覆盖面。注重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打造“初心”广场法治教育基地,在重要节日集中展播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筑牢“一老一小”法治保护屏障。 “小嫩芽”悉心呵护 关爱在前促成长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校外看护难、课后辅导弱等突出问题,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童伴之家等阵地,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打造“周五课栈”关爱平台,广泛动员党员退休教师、青年党员教师及大学生党员志愿者等57人,组建19支“党员爱心师资团”,采取“低偿+无偿”服务模式,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后辅导、情感陪伴和假日看护服务,筑牢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宣传引导作用,围绕树文明新风、承优良家风等主题,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党员带头实践活动,以党员家庭示范引领,带动更多家庭参与,以孩子影响家庭、以家庭带动社区,推动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让每一棵“小嫩芽”在党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上一篇:开江县慈善会换届选举暨第四届会员大会胜利召开
下一篇:岳池县酉溪镇:党建破题“四步法”,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