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人透析遇困境——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打破高龄禁区,居家透析解烦忧
更新时间:2025-09-25
浏览量:
“每周跑两三次医院透析,我这把老骨头真扛不住!可血管条件差,血透也做不了,这可咋整?” 此前,80岁的李爷爷因肾功能衰退陷入两难——肌酐异常升高4年,近段时间更是乏力不止、频繁呕吐,生活质量大打折扣。面对透析方式的选择,他和家人一度愁眉不展。 高龄患者治疗困局 李爷爷的困境并非个例。对高龄肾病患者而言,治疗往往要跨过更多“坎”:他不仅年事已高,还同时患有高血压、前列腺增生、骨质疏松、肺动脉高压等多种基础病,血管条件差到难以建立稳定的血液透析通路;加上家住偏远乡镇、行动不便,若选血液透析,每周往返医院的奔波,对他和家人都是沉重负担。 多学科协作破困局 “高龄不是治疗的绝对禁区,要找最适合老人的方案!” 肾病内科腹膜透析团队没有退缩。为了给李爷爷争取更好、更安全的治疗效果,肾病内科联合医院心内、麻醉、肾内、呼吸等科室展开MDT会诊。通过反复评估李爷爷的身体状况,多次与家属耐心沟通,最终敲定了创伤更小、可居家操作的腹膜透析方案。 避开血管短板:无需建立血管通路 降低奔波之苦:居家操作节省往返时间 提升安全优势:手术创伤小,更安全 精准操作手术成功 可手术难度依旧不小:多种基础病叠加,意味着手术风险远超普通患者,对操作精度和团队配合度都是极大考验。团队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全程精准操作,加上多科室默契配合,最终成功并安全的为李爷爷置入了腹膜透析管。 术后影像显示,导管末端稳稳“落”在腹腔最低处,透析液能顺畅引流,为后续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保姆级"教学强底气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居家透析的“底气”更要给足。肾内科医护团队立刻开启"保姆级"教学模式: 从腹膜透析换液的每一个步骤、日常数据记录的细节,到如何识别感染等并发症、怎么护理腹透导管,再到针对性的饮食建议、适合老人的轻度运动方式,均手把手教学,并通过实操考核确保李爷爷和家属能熟练掌握。 根据李爷爷的恢复情况,团队还量身定制了个性化透析方案,定期随访跟进,随时调整治疗细节。 医学突破彰显温度 如今,李爷爷已顺利出院,在家就能完成透析治疗,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这次80岁高龄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成功,不仅刷新了医院腹透患者的最高年龄纪录,更标志着医院在老年复杂肾病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将有更多像李爷爷这样的高龄患者,不必再被“年纪大”的顾虑困住,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护航下,重获有质量的生活。 医生介绍
上一篇:一份签约,一份信赖,一生守护|我的出诊日记:走进每扇门,守护每个人
下一篇:热烈祝贺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脑病科通过2025年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