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先 “干”为要 “新”为径 展现基层干部新作为
更新时间:2025-11-03
浏览量: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干部队伍现代化建设本领”,这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锚定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基层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广大基层干部唯有深刻领会党中央部署要求,以学铸魂、以干强能、以新提质,方能练就过硬本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基层力量。
学字当先,武装头脑,当好理论政策的“宣传员”。“立身百行,以学为先。”基层干部既是政策的执行者,更应是理论的宣传员,必须把学习作为终身课题,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反复学求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要坚持常学常新、反复研读,不仅要熟记核心要义,更要把握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时刻关注最新讲话精神和创新理论,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库,筑牢思想根基。分类学求准。学习要讲究方法策略,对理论知识按时间脉络梳理演讲逻辑,明细发展历程与核心变化。对业务工作按办理流程绘制“流程图”,标注风险点与关键环节,做到清晰明了。思考学求用。面对新业务、新知识,要善于思考学,理解上级部署意图,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找到合规合法、贴合民情的具体落实路径,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干字为要,扎根实践,练就攻坚克难“多面手”。“道虽迩,不行不至。”基层干部要坚决杜绝“躺平”思想,摒弃“咸鱼”心态,在工作中脚踏实地、主动作为。要在本职岗位上务实干,对于分管工作不推诿、不扯皮,戒骄戒躁,注重总结有效做法和易错点,做好传帮带,助力新人成长。要在困难挑战面前担当干,面对新任务、新挑战,要保持“新手”心态,虚心学习、从头干起,不倚老卖老,善用以往经验破解新问题,提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在日常工作中创新干,不能甘当“算盘珠”,机械重复、推一下动一下,而要主动梳理共性、发掘亮点,善用“加减乘除”思维优化流程、提升效能,努力成为工作中的“政策通”“活字典”和“实干家”。
新字引领,与时俱进,争做改革发展“开拓者”。基层工作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基层干部要始终保持“空杯”心态,结合新思想、新理论,在重复工作中寻找新规律,在实干探索中总结新方法,不断提升工作的前瞻性和创造性。要主动拥抱新技术,善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辅助决策、优化服务。例如,通过分析人口结构数据预测学龄人口变化,为教育资源均衡布局提供依据;研判老龄人口趋势,助力养老设施科学配置。要注重机制创新,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勤于总结提炼,把务实管用的“土办法”转化为可推广的“新机制”,把基层的“点上的探索”系统集成为“面上的经验”,以实际行动争做改革发展的“开路先锋”。
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政策传达执行和民意反馈的重要职责。只有基层干部积极作为、充满活力,才能确保党的政策落地见效,让好政策、新理念真正惠及千家万户,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作者:李晓娜)
上一篇:以宪为纲,躬身践行
下一篇:抓实作风建设,筑牢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