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市七一学校“三注重”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
更新时间:2025-11-07
浏览量:
日前,广汉市2025年秋季初中语文教研活动广汉市七一学校举行,该校郑玉娇、赵真丽两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七年级《再塑生命的人》、八年级《藤野先生》研究课,受到全市七八年级语文教师、七一学校“蹭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这为该校引领各科教师“三注重”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增添了精彩一笔。
注重课堂浸润有实效
郑玉娇在执教《再塑生命的人》过程中,设置了“情境模拟”环节,即让学生参与蒙蔽双眼摸索前行、摘掉眼罩自由行走两个对比活动并说出感受。这种直观感极强的浸润式教育,让参与者、观察者对黑暗的可怕、光明的可贵有了新的认识,并为后续“感悟教育的力量与生命的韧性”作了很好的铺垫。而赵真丽紧扣学生需求,将语文教学与AI技术巧妙结合,以“鲁迅”的口吻简介赴日求学和藤野先生。视觉和听觉冲击感极强的场景,瞬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起学生深入了解藤野先生、探究“师道伟大”的强烈兴趣。
上述浸润式做法成为教师随堂课的常态。如有老师上完八年级上册新闻单元后,利用国庆期间开展“我是小记者”新闻采访活动,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走进三星堆采访外来游客,走进中医院采访专业医生,走进金雁湖采访玩流星球的奶奶,走进蔬菜大棚采访种植大户,帮助学生将新闻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再如有老师上完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地图》后,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对校园进行实地考察测量,绘制校园平面图、举办手绘地图展。从开学初至今,类似的浸润式课例超过40节,涵盖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助理课堂既充满知识探索的深度,又饱含人文关怀的温度。
注重教师培养强根基
学校坚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人物,教师专业素养直接决定课堂教学质量”这一定位,将教师培养作为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核心举措,构建“分层培养、精准赋能”的教师成长体系。搭建常态化教研平台,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组内磨课、观课评课活动累计50余次,聚焦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赌点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通过“名优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公开课、新任教师合格课”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4名教师优质课闯入市级决赛。
实施“名师引领、青蓝结对、小骥成长”工程,聘请10余名校内外名师担任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新任教师签订帮扶协议,从课标研读、教学设计、课堂驾驭、学情分析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加速青年教师成长。此外,开学至今,常态化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研交流活动60余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道法课教师金婷执教九年级上册《走向共同富裕》一课,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殊荣。
注重保障服务筑后盾
学校坚持“服务教学、保障一线”原则,注重构建课堂教学保障体系,从硬件设施、制度管理、后勤支持等方面全方位发力,为课堂教学保驾护航。以硬件设施为例,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本学期投入数十万元升级改造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功能室、“未来工程师班”、心理健康“成长空间”等教学场所,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设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为现代化课堂教学提供技术支撑。
而在制度管理、后勤支持方面,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反馈、教学效果、教研成果等纳入评价指标,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机制,引导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优化校园环境管理,保障教学用品及时供应,妥善解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如设立“教学服务工作群”,及时响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类需求,让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无后顾之忧,为持续深耕课堂教学主阵地筑牢后盾。
广汉市七一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卿立述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三注重”工作机制,持续深耕课堂教学主阵地,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把这所“特殊党费援建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政府放心的学校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祝贺!四川省达川中学近三十名师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获奖
下一篇:书香赋能促成长 廉洁清风润职教——达县职高举行第五期青年教师阅读分享会



